《水经注》是不是我国第一部地理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23:38:22
《水经注》是不是我国第一部地理书

《水经注》是不是我国第一部地理书
《水经注》是不是我国第一部地理书

《水经注》是不是我国第一部地理书
不是!
有资料为证:
中国第一部地理书 禹贡
详情:
《禹贡》是我国流传至今最古老的地理文献,它仅用1100余字,把我国主要的山川、土壤、物产、贡赋等描述清楚.历代儒者奉为圭臬,即使以现代科学的眼光衡量,仍不失为最古老、最有价值的历史地理学文献.然而说它古老,它究竟成文于什么时代呢?
传统的记载,《禹贡》是大禹治水时所积累地理知识的总结,因此它成书于夏代.《尚书·禹贡》说大禹分九州,根据山川和不同的土壤制定贡物和赋税,称之为“禹贡”.《史记·夏本纪》更详细记载了大禹治水时,—“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因当时食物短缺,禹为了“有余相给,以均诸侯”,于是施行“相地宜所有以贡”的方法,互通各地山川之便利,并说大禹治水划九州,是从冀州开始的.因此,《尚书》的编定者把《禹贡》列入夏书,认为它成文于夏代.
顾颉刚《评注》打破这种传统观念,提出《禹贡》成文于战国时代,认为《禹贡》的作者把落后制度(五服制)与先进的理想(九州的划分)一齐记下,就显出矛盾,尤其是九州的设想是战国时代才出现,这样《禹贡》的著作时代“明晃晃地显现在人们的面前”.另外,《禹贡》中出现的“内方”、“外方”等,都是春秋时代才出现的地名;扬州就是越地,越国国境达到淮地,是在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后,可是《禹贡》说“淮、海惟扬州”;梁州正是蜀境,显然是秦灭蜀(前316年)后所得的地理知识.再说铁器时代始于春秋而盛于战国.《禹贡》却已记载梁州的贡物是铁和镂,镂即钢,不是虞夏时代所可能有的.鉴于上述理由,顾颉刚提出,《禹贡》成文于秦灭蜀(前316年)以后,至公元前280年的时期中,或者说是公元前第三世纪前期的作品.
《禹贡》是一篇言简意赅的上古地理学文献,尽管其著作时代存在疑问,仍不失其在我国地理学中经典的地位.
链接:

是的

不是把 哈哈
最多是第2部
水经注是给水经做的注解啊

不是,
我国第一部地理书 是《禹贡》
《禹贡》是我国流传至今最古老的地理文献,它仅用1100余字,把我国主要的山川、土壤、物产、贡赋等描述清楚。历代儒者奉为圭臬,即使以现代科学的眼光衡量,仍不失为最古老、最有价值的历史地理学文献。然而说它古老,它究竟成文于什么时代呢?
传统的记载,《禹贡》是大禹治水时所积累地理知识的总结,因此它成书于夏代。《尚书·禹贡》说大禹分九州,...

全部展开

不是,
我国第一部地理书 是《禹贡》
《禹贡》是我国流传至今最古老的地理文献,它仅用1100余字,把我国主要的山川、土壤、物产、贡赋等描述清楚。历代儒者奉为圭臬,即使以现代科学的眼光衡量,仍不失为最古老、最有价值的历史地理学文献。然而说它古老,它究竟成文于什么时代呢?
传统的记载,《禹贡》是大禹治水时所积累地理知识的总结,因此它成书于夏代。《尚书·禹贡》说大禹分九州,根据山川和不同的土壤制定贡物和赋税,称之为“禹贡”。《史记·夏本纪》更详细记载了大禹治水时,—“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因当时食物短缺,禹为了“有余相给,以均诸侯”,于是施行“相地宜所有以贡”的方法,,互通各地山川之便利,并说大禹治水划九州,是从冀州开始的。因此,《尚书》的编定者把《禹贡》列入夏书,认为它成文于夏代。
顾颉刚《<禹贡>评注》打破这种传统观念,提出《禹贡》成文于战国时代,认为《禹贡》的作者把落后制度(五服制)与先进的理想(九州的划分)一齐记下,就显出矛盾,尤其是九州的设想是战国时代才出现,这样《禹贡》的著作时代“明晃晃地显现在人们的面前”。另外,《禹贡》中出现的“内方”、“外方”等,都是春秋时代才出现的地名;扬州就是越地,越国国境达到淮地,是在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后,可是《禹贡》说“淮、海惟扬州”;梁州正是蜀境,显然是秦灭蜀(前316年)后所得的地理知识。再说铁器时代始于春秋而盛于战国.《禹贡》却已记载梁州的贡物是铁和镂,镂即钢,不是虞夏时代所可能有的。鉴于上述理由,顾颉刚提出,《禹贡》成文于秦灭蜀(前316年)以后,至公元前280年的时期中,或者说是公元前第三世纪前期的作品。
《禹贡》是一篇言简意赅的上古地理学文献,尽管其著作时代存在疑问,仍不失其在我国地理学中经典的地位。

收起

不是.

中国第一部地理书 禹贡
《禹贡》是我国流传至今最古老的地理文献,它仅用1100余字,把我国主要的山川、土壤、物产、贡赋等描述清楚。历代儒者奉为圭臬,即使以现代科学的眼光衡量,仍不失为最古老、最有价值的历史地理学文献。然而说它古老,它究竟成文于什么时代呢?
  传统的记载,《禹贡》是大禹治水时所积累地理知识的总结,因此它成书于夏代。《尚书·禹贡》说大禹分九州,根据山川和不同的土壤...

全部展开

中国第一部地理书 禹贡
《禹贡》是我国流传至今最古老的地理文献,它仅用1100余字,把我国主要的山川、土壤、物产、贡赋等描述清楚。历代儒者奉为圭臬,即使以现代科学的眼光衡量,仍不失为最古老、最有价值的历史地理学文献。然而说它古老,它究竟成文于什么时代呢?
  传统的记载,《禹贡》是大禹治水时所积累地理知识的总结,因此它成书于夏代。《尚书·禹贡》说大禹分九州,根据山川和不同的土壤制定贡物和赋税,称之为“禹贡”。《史记·夏本纪》更详细记载了大禹治水时,—“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因当时食物短缺,禹为了“有余相给,以均诸侯”,于是施行“相地宜所有以贡”的方法,,互通各地山川之便利,并说大禹治水划九州,是从冀州开始的。因此,《尚书》的编定者把《禹贡》列入夏书,认为它成文于夏代。
  顾颉刚《<禹贡>评注》打破这种传统观念,提出《禹贡》成文于战国时代,认为《禹贡》的作者把落后制度(五服制)与先进的理想(九州的划分)一齐记下,就显出矛盾,尤其是九州的设想是战国时代才出现,这样《禹贡》的著作时代“明晃晃地显现在人们的面前”。另外,《禹贡》中出现的“内方”、“外方”等,都是春秋时代才出现的地名;扬州就是越地,越国国境达到淮地,是在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后,可是《禹贡》说“淮、海惟扬州”;梁州正是蜀境,显然是秦灭蜀(前316年)后所得的地理知识。再说铁器时代始于春秋而盛于战国.《禹贡》却已记载梁州的贡物是铁和镂,镂即钢,不是虞夏时代所可能有的。鉴于上述理由,顾颉刚提出,《禹贡》成文于秦灭蜀(前316年)以后,至公元前280年的时期中,或者说是公元前第三世纪前期的作品。
  《禹贡》是一篇言简意赅的上古地理学文献,尽管其著作时代存在疑问,仍不失其在我国地理学中经典的地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