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有哪些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02:08:57
福安有哪些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

福安有哪些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
福安有哪些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

福安有哪些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
饮茶巳为福安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是福安人民生活习俗,心理态势,文化传承和历史积淀的一个侧面的反映,又是探索福安历史人文的一个窗口.饮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走进千家万户,必然又会走出家门而进入社会.因此,研究福安饮茶风俗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对探索福安茶文化的发展是很有价值的课题.
一、福安茶俗的特点
福安饮茶的风俗,既有粗犷的一面,又有精细的一面.所谓粗犷,即以大碗茶为主,主要体现在日常劳动中,以大陶罐冲茶,大碗饮喝,充分发挥茶的解渴功能,所谓精细,即入庭待友或喜庆佳期,必用小瓷杯冲茶,讲究冲泡礼艺,避免客人有“无意冲茶半浮沉”之嫌.饮茶的爱好,福安既有清饮雅爽的喜好,如普遍喜喝茉莉花茶和绿茶,以享淡雅之灵趣,又有茶食相融的习俗,如集茶叶与食品佐料于一怀,得浓郁清长之美味.就茶之价值而言,既有健康、药用的使用价值,又有心态精神等方面的欣赏价值,茶的社会功能及心理效应,在福安往往超过茶自身的作用,敬茶敬到神化的地步,充分体现福安饮茶的茶风民俗特色.现把福安饮茶风俗划分为六种类型:
(一)象征型:即把茶作为祝福,吉祥、温馨的一种愿望寄托.福安有一句茶谚:“年头三盅茶,官符药材无交家.”意即年头请你喝三杯茶,这一年你就不会因祸与衙门打官司,也不会因病和药店打交道.这种对友人美好善良的祝愿是通过饮茶活动来表达的.象征型饮茶最典型的是吃“糖茶”.“糖”者甜也,甜甜蜜蜜,吉祥如意.故每遇重大民间节日或婚礼、祝寿等喜庆日子,必以糖茶相待:春节叫“做年茶”,结婚叫“新妇茶”,初一出门叫“出行茶”……都为了讨个吉利,表示祝愿之意.糖茶是由冰糖,蜜枣(红枣),瓜糖,花生仁和少许茶叶冲泡而成,每杯放一把银匙以备搅拌,不但冲制讲究色香味,而且双手捧敬,神情庄重,充分体现主人敬茶如敬心的意愿.这种饮茶风习,是颇有地方特色的.
(二)生活型:福安人将茶叶列为开门七件事,客来先敬茶,把茶看作比粮食还重要,留客就餐,先茶后饭,很少有不喝茶先上桌的,故广泛流传“茶哥米弟”之说.福安畲汉两族都把饮茶叫做“食茶”,食者吃也,何以叫吃茶呢?历史上确有饮茶连茶吃的事实,最主要的反映了福安人已把“吃茶”和“吃饭”并列,突出“民以食为天”的“食”字.由此可见茶在福安群众生活中已很普及.
(三)礼仪型:敬茶作为恳亲待友的一种礼仪,是我国各族人民共有的,只是各地表现形式不同.福安有两种饮茶风俗说明其礼仪性更加强烈.——是“茶泡”,又谓“手信”或“伴手”,即作客时送给亲朋好友的糖果糕点之类的见面礼.民谣: “行中秋,旅中秋,脚布乌溜溜,出门三下榻,‘茶泡’拿里收,收来收来做中秋”.道的就是古代妇女在中秋节晚上观灯路遇亲戚行敛衽礼而收了许多见面礼的情景. “茶泡”的本意是临时泡茶来不及,权且以糕点代替,自己带回去边泡边吃糕点.由此可见茶在福安最具敬意,即使不是茶叶的礼品也要冠以“茶”字.二是“下茶”礼,即把茶当作订婚信物来看待.未婚少女没有父母领着到亲朋家作客,什么东西都可以吃,就是茶不能轻易喝,喝了就意味着同意作为这家的媳妇.这种古礼,随着历史的迁变得以延续,说明茶的礼仪性在福安不仅有其历史渊源,而且是根深蒂固的.
(四)艺术型:饮茶艺术化,把茶作为一种余兴来欣赏,这在福安畲族中有上乘的表现.福安松罗乡一带的畲族村庄的新娘过门之前,亲家嫂要向前来迎亲的亲家伯敬“宝塔茶”,她们象要杂技一样,将五大碗茶叠成三层——一碗作底,中间三碗,顶上再压一碗.饮茶时,亲家伯要用牙咬住“宝塔“顶端的碗茶,随手夹住中间的三碗,连同底层的一碗分别送给四位轿夫,他自己当众一口饮干咬着的那碗热茶.要是茶水一滴不溅,显示功夫到家,便招满堂喝采,溅了或倒了,就会遭亲家嫂们的奚落.人们通过饮茶活动来增添生活的乐趣,达到一种心理的满足.
(五)祈福型:在福安古老的祭祀仪式中,常有茶的位置,而且赋予神秘的色彩.例如汉族的“龙籽袋”,即在棺木进穴时将茶叶、麦豆、谷子、芝麻等撒下红毡,由亡人家属收集于袋内带回家巾以祈添丁发财五谷丰登,畲族还有病逝带茶归的风俗.这些古俗虽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反映了人们重茶如神,借茶寄托生者对死者的哀思和祈求.
(六)药用型,茶叶有益于健康,早为人知,福安茶谚: “天亮一碗茶,药店无交家”.说明群众早巳通晓早晨起床喝茶的好处,而且把药用功能发展成五花八门的饮用妙法,如: “柚子茶”、 “橄榄茶”、 “冰糖茶”、姜汤茶”、 “七宝茶”、 “安神茶”、 “鸡蛋茶”……从治外伤消毒到预防四时感冒伤风,从治疗痢疾、肠胃病到平肝壮肾、安神压惊等……真可谓应了当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达到了执迷笃信的程度.
综上所述,可知福安茶俗(主要是饮俗)的特点是:雅俗兼有,粗细相间,畲汉交融,各呈异彩.
--------------------------------------------------------------------------------
二、福安茶俗的形成
和其他任何风俗形成一样,丰富多彩的福安茶俗自有它自己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悠久种茶历史的薰陶:
福安自唐代就开始种植茶叶,而且已有饮茶的习俗存在.一九七二年在福安溪潭乡溪北村后山墓葬中发现瓷制茶托杯三件,经专家鉴定是唐代中期的文物,有力地说明了福安不但种茶历史悠久,饮茶风俗也是源远流长.以后经元、明、清各代,茶叶更加兴旺,至清咸丰、同治年间“坦洋工夫”问世,芳名远播欧美诸国,为福安茶史增添一页光彩照人的篇章.新中国成立后,福安更加致力于茶叶的恢复和发展,使福安茶山经久不衰青春永驻,各类名茶竞相争荣,茶树良种不断育出,从种茶到制茶,从“坦洋工夫”红茶到“明前绿毛锋”的诞生,从当年三十六家茶行到如今精制厂遍及全市各乡镇,历经数代人的创造,福安成为全国茶叶生产基地之一.悠久的种茶历史煎陶出饮茶风俗.这种感染力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1)福安的许多农户都有自制茶叶的技艺,一到清明季节男忙女碌,户户采茶制茶,而后藏于小圆口的茶箱内供一年使用,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养成了常年喝自产茶的习惯,一泡就是一大碗,喝个痛快,故人碗茶就这样应运而生, (2)在诸如恳亲敬友,馈赠礼品,婚丧喜庆,古葬旧俗、治病药方等生活和民俗的领域中,茶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3)从现有挖掘的民歌茶谣,可明显地看出盛极一时的坦洋茶事对农村经济和人们生活面的影响.从歌谣: “三月拣茶三月三,身穿蓝裤漂白衫,天亮起床吃快饭,去到茶馆拣茶干,白茶又嫩福州卖,姑娘又嫩后生贪.”又如“十月择茶秋风凉,拣茶阿妹穿洋裙,也拣黄道好日子,去送茶客上大船,船在水面飘飘去,不知何日再相逢?”可看出当时的坦洋姑娘已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羁绊和福州客传情说爱.千里姻缘茶为媒,”正是历史上的茶叶第一个为福安打开对外贸易的门户,饮俗之兴,亦功在茶史.
(二)畲汉两族文化交融的影响:
福安有畲汉同胞五万七千多人,是全国畲族聚居最集中的县市.在历史的长河中,畲汉两族共存共荣,休戚与共,取长补短,在生活习俗等方面除保留自己的特色外互有交融影响之处.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畲族同胞多世居偏僻山区,常年生活在云雾环绕的高山上,而茶叶正适宜这种自然环境.因此世居山区的福安畲民便和茶叶产生了天然的联系,有些茶树良种便是畲族发现和提供的.例如被誉为“皇帝茶”的福安大白茶,就是产于畲族乡村.一九六四年在汉族地区繁育推广,十年后被列为全国的推广良种.这是畲族同胞对茶文化的一大贡献.
畲村闭塞,长期少医缺药,使畲民对茶的药用价值认识比汉族更加深刻,饮用妙法也更加广泛,如用茶泡姜,以治痢疾,用茶泡糖,以和肠胃,用茶拌鸡蛋煎炖,以平肝壮肾……此外还以茶防感,以茶消毒,以茶压惊等等,堪称“茶治百病”.
随着时代的进步,畲族的生活方式也接受了许多时代的进步点,和汉族地区一样在饮俗上已由粗放型逐渐转向精细型,由茶解渴阶段开始进入品茗阶段.这是文化交融的一个可喜收获.
(三)历史上文人商贾的引播:
茶俗的形成和茶叶的传播有直接的关系.福安本来都是喝绿茶的,以清爽淡雅为乐,而后坦洋工夫红茶,相传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由坦洋村的茶商胡福四从外地引进制作工艺,试制成功,就引起许多人喝浓郁醇香见长的红茶,这和商人的引播是分不开的.
墨客文人也是引播茶俗的一个重要渠道.据县志记载,福安自唐代至清朝中进士的总计九十二人,其中南宋就有七十人,仅苏阳一个村,就出过十二名进士.一九八六年九月一日,我市文物普查队从苏阳村挖掘到两块宋代斗茶所用的黑瓷兔毫盏(敛口盏)残碗,说明这些文人学士,官宦世卿从外地或朝庭归休返里之后,把宋代斗茶器皿或风习带回福安来了.
诗词歌赋作为茶文化的外延,对饮茶的形成也起到推波助澜的催化作用.福安古代文人亦有遗篇颂茶誉水,如清知县王师俭之题联: “试除焦茶开饮甘泉一勺水,仙潭分竹常平苦海万重波.”借茶解忧消虑,达到一种精神解脱,又如李馨诗曰: “一泓山下水,芳洁嵌莹石,清风动微澜,皓月幽清碧,不逢桑苎翁,茶经遗玉液.”清解元陈从潮之诗: “井冽味幽清,香泉足汲瓶,直须携茗具,到此诵《茶经》.”都是借福安韩阳十景之一的马屿香泉把茶和水的天然联系提高的一种清新的艺术境界.
和全国其它许多地区一样,福安茶俗有它的共性,也有它的特性.虽然丰富多彩雅俗兼有,但严格说起来,仍属初级阶段,还没有普遍进入品茗,更谈不上高级的茶艺表演,在茶文化的百花园中,她是一朵蓓蕾初绽的小花,虽然幼嫩,但根深叶,基础很好,我们相信在国内外广大茶文化工作者的精心关怀培育下,她一定会鲜花怒放,为人类的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七夜、家】 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