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超人的智慧?如何获得超人的智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10:05:52
什么是超人的智慧?如何获得超人的智慧?

什么是超人的智慧?如何获得超人的智慧?
什么是超人的智慧?如何获得超人的智慧?

什么是超人的智慧?如何获得超人的智慧?
智慧可以分为:世俗智慧和超人智慧
什么是世俗智慧
如果你简单地将“世俗智慧”理解为聪明,那可真是你的不幸.当然,我们会逐步看到这是为什么?
在自然科学中,无论你想深入理解某一门类中的某一事物,就必须对与之相关的内容都要清楚.否则你只能对这一事物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上,而不会进入理解的层面.
所以为了对般若有深入的理解,首先我们必须理解什么是平常人们谈论的智慧?深入理解“世俗智慧”是为了深入理解般若而作的比对和映照.
对一些名词的理解,最清楚明了的就是“解字”.比如,“卡”字就用上不上,下不下的字像来表示的.智慧的“智”字是由“日”字上面一个“知”字来表示的.简单地说,“日”代表太阳,“知”代表清楚明白.合起来就是在阳光下十分清楚明白的意思.
问题是“清楚明白”个什么?
很简单,明白个“慧”. 慧字上面的两个“丰”字分别代表国事和天下事,中间的“彐”字代表家事.就是将家事、国事、天下事都放在心上,称之为“慧”了.
现在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要理解什么是“事”.简单地说,事者“理”也.所以我们要理解什么是“理”. “理”,是治玉的意思.如《韩非子.和氏》中有“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简单地说,“璞”是含玉的石头,也是指未被雕刻的玉石.“理”的意思就是按照“未被雕刻玉石”的纹路进行雕刻玉石的意思.
进一步我们要问“纹路”是什么?纹路指的是玉石质地从这里到那里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就是一种联系.是什么联系呢?
很简单,人们之所以能够将不同的事物作出区别,是两个事物之间有不相同的地方.而当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着变化上的规律性的联系时,我们就称这种联系为“理”.比如,玻璃杯掉在地上会碎;下雨之前一定会阴天(想想有谁是生下来就知道“玻璃杯掉在地上会碎”的规律呢?所以,地球上的所有的人都经历了对自然界中“理”的从无知到有知的认识过程).
归根结底,“理”的意思就是事物之间规律性的联系.而当我们清楚明白“家里、国家、天下”的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变化的规律性的联系时,我们就有了智慧.所以更进一步解释说,“智慧”就是清楚明白事物之间的规律性的联系.
而最终的关键的问题是,明白这些联系有什么用?
从进化上来说,只有在人类拥有了一种智慧(即,清楚明白一种规律性的联系)时,才由野兽的猎物逐步变成了寻逐野兽的猎人.那么,这是种什么智慧呢?
首先,这种智慧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马基雅夫利智慧”.它是人类主祖先在面对比自己强大许多倍的野兽时,由于不能与之硬拼而迫使人类大脑逐步培养出的“超兽”智慧.简单地说,这种智慧就是“察言观色”的本领——即把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从它们的角度考虑它们的感情和动机,从而猜透它们心理的能力.
更进一步说,这种能力就是预测的能力.预测就是人类最高的智慧,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所发明出的兵法的精髓所在.比如兵法的总原则是“机、理、数、术”.
机,即任何事情的发生都需要一个时机,即天时.
理,既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性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能够认识它,运用它,却不能创造它,消灭它.
数,即是预测.就是根据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性联系进行计算,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必然发生的事情作出预测.
术,即方法.运用那一种方法是完全根据预测而作的选择,即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
从这里我们很容易地看到,天时是不被人类所控制的.理,既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性联系也是人类不能改变和创造的.而任何“术”的运用都需要以“数”为基础(如“若徒知术之为术,而不知术中有数,则术多不应”).所以,兵法的轴心是“数”,就是预测.
我们经常会形容一个有智慧的人是很有远见的.那么什么是远见?远见就是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问题是“他”依靠什么而看到的?说起来很简单,他是掌握了大量的事物变化发生发展的规律性,然后进行计算的结果.在世界第一的兵法《孙子兵法》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对事物规律性的描述.比如“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我们都玩过象棋,也都知道象棋只有几种规律,即“象走田,马走日,炮打隔山子”.大家都知道这种简单的规律性,也都知道对这种规律性一旦计算起来就变得非常复杂.因为对弈的双方都要通过计算预测着对方会怎么走,而自己将如何应对等.
针对于兵法来说,即简单又复杂.说简单,就是兵法无非是一些对事物发生发展规律性的计算.说复杂,就是每增加一个因素,也就增加了一份的权重,就需要你对主体事物的发展作出更复杂的计算.这样兵法就变得十分复杂了.
比如,1991年海湾战争之前,美国用其最好的计算机计算了一年零六个月,对各个方面都作了权衡和比对,最终得出来的一个结果就是,只有“飞机加导弹”进行侵略才能解决问题.
所以,兵法之所以不简单,取决于那个人能够作出超人的“计算”.我们从“自古可以倒背《孙子兵法》的人多如牛毛,而成为了“流芳千古将领”的人却少的可怜”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计算”,也可以说是“远见”是多的重要了.
那么电脑的计算能够完全取代人的计算吗?答案是“永远不能”.因为人脑对于事物的规律性进行计算到一定的复杂程度时,就是说对一个事物进行判断时,会出现“灵感”这个东西.而美国那台计算机,虽然进行了大量的计算,然而就算是计算一百年,也不会出现“灵感”这个东西.从人会做梦而电脑永远不会做梦这一点,你就可以了解“人”与电脑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归根结底,人永远是人,而机器永远是机器,人与机器永远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所以今天的,是人类计算能力几十万倍的超级象棋计算机却对弈不过一个象棋大师,关键点就是人有“灵感”.不知你能明白我说的意思吗?
预测和灵感都不是般若.当然它们都是智慧.预测让人类由猎物成为了狩猎者(而语言和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区别).预测就是“超兽”的智慧.随着人类的进化,“超人”的智慧出现了.
好了,现在的问题出现了,你认为“超人”的智慧应该是个什么东西?
什么是超人的智慧?
“超人”不是美国电影中的超人,也不是“非人”(即是神)的超人,而是超出一般人的智慧而已.问题是,什么样的智慧是超出一般人的呢?答案比你能想象得到的还要简单,即是“道德”.
然而,如果你轻易地认为你了解道德,那么事实恰恰相反,你不理解道德,只是徒知其名而已.知道与理解是不同的,而最关键的是实践.当你实践了道德,你就成为了“超人”.
为什么超智慧是道德,而不是谋略或聪明之类的东西呢?
接下来我们以两个最简单的问题,即“违背了道德会怎样,实践了道德又如何?”将这一“深奥复杂”的问题切出来.

第一节、违背了道德会怎样
此时此刻你眼前的这些字是个什么字体呢?不是隶体,不是楷体,也不是柳体,而是在过去一千年中人们已经习惯于用这种字体印在纸上进行阅读的“宋体”.当然在今天宋体字则是主流印刷(教科书、报纸和杂志等)品所用的唯一公认字体.
然而一个奇怪的事情就是,颜(真卿)体、柳(公权)体、欧(询)体等字体都有明确的发明人,而这位对人类做出如此巨大贡献的发明人却被人们故意掩盖过去,最后只以他所在的朝代为“代名”,即宋朝.这又是为什么呢?
很简单,虽然这个人出身状元,才华横溢得让当时的皇帝不止一次地称赞其是“奇人”,而且在19年中一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宰相;虽然一千年以来人们一直受用着他的发明带给人们的“便利”,但是上至古代皇帝,下至文化名流、平民百姓都不愿意与这个人有任何“文化上的沾染”.这个人是谁呢?答:秦桧——中华民族的败类.
从一个角度来说,假设李嘉诚是一个对社会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你对李嘉诚会如何看呢?你现在是什么感受呢?假如有人叫你民族败类,你又作何感想呢(假如你真的是败类,那么用不了多久人们就会共同把你“捏死”)?假设中国最有谋略的专家“孙武和诸葛亮”是道德败坏者,你还认为他们是非常聪明和智慧的人吗?
所以,无论你是谁,有多么聪明,多么地有谋略,或者有多么大的权势,曾经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而只要你违背了道德,就将被社会所遗弃.最大的智慧不是聪明、谋略,而是超越了智慧的“智慧”,即是道德.

第二节、实践了道德又如何
你知道关羽为什么会被人们供奉为“神”吗?是因为他武艺高强吗?回答:不是.因为所谓“一吕(布)二赵(云)三典韦,四关(羽)五马(超)六张飞”,所以关羽的武艺被排在了第四位.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排在第一位的吕布(四大美女之一貂蝉的丈夫),因为认贼做父却成为了千古笑柄.是因为他很有谋略吗?回答:也不是.因为当时最有谋略的是诸葛亮和司马懿.是因为他很有权势吗?如果如此,历史上的皇帝都将被封为神.是因为他是民族英雄吗?不是.岳飞、戚继光才是民族英雄.是因为他很有钱吗?这一问,肯定是笑话!因为自古富商像河里的沙子那么多.那是因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关羽是道德典范.  
自古以来还有谁被封为“神”了呢?
还有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为什么是孔子?还是因为道德.简单地说,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获得了历代统治者及学术界的最高尊崇,并成为了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理念.比如被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首《大学》的第一句话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很简单“至善”,就是一切“道”的终极目标.对道德要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君子”. “君子”成为了我们千百年来努力追求的人格最高标准.总之,儒家文化都是围绕着“道德”这一核心而论述的.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就算是专门给人算卦的《易经》,也将道德放在了第一位.比如《易经》的第一卦就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第二卦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清华大学直接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定为了校训.
还有谁被封为“神”了呢?
答:老子.道教非常明确,直接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根本经典,以“道德”为核心教义.至此,对道德的推崇才正式成为了宗教.
世界上最大的道德之神是谁呢?
非常清楚,我们的老师:释迦牟尼.为什么是释迦牟尼?我们以佛家修行的无上经典、被誉“经中之王,万佛之母”的《金刚经》简要说明一下:
首先,《金刚经》论述中心是:如何修证成佛.而成佛的标准是证悟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句话被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就像我们要想获得某种东西,首先就要树立追求这个东西的坚定信念一样,而要想“成佛”,就必须先发愿“成佛”——即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愿.更简单、更清楚地说就是要树立起追求生命终极意义的决心.而能够发出这种决心,以及最终体悟到实相,就是大乘菩萨道的全部内容和目的.
其次,欲发“无上菩提心”必须先“降服其心”.以什么手段来降服呢?佛祖在《金刚经》中说的很清楚: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复次,佛言: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很简单,即是在离四相(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基础上发普度一切众生的菩提心,才能最终使“心”得以降服.那么发的是什么“心”,而离的又是什么“相”呢?
答:发的是“度尽一切众生苦难”的心;而离的是“度尽众生而有获得功德之念”的相.更简单地说,就是做了世界上最大、最善良的好事,但是内心当中却不要有“获得回报”的念想.为什么不能有?金刚经中说的很清楚:
一、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二、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佛祖说:“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就是说只有在完全没有功利心的情况下去布施,才能够获得真实的最大的福德.否则只能如南 怀瑾老师说的“人生三件事:骗人,被人骗,自己骗自己”(很多修行人都是“口不应心”,或“心不应行”,结果修行对他来说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自己骗骗自己,玩玩而已”).
大多人都想成佛,而成佛之前是要先做菩萨的.而要想成为菩萨首先就要发愿立誓:“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而观音菩萨曾经发过什么愿呢?答:“众生不成佛,我誓不成佛”.地藏菩萨发的愿是最有名的:“地狱为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非常简单地说,要想证悟成佛,首先必须要有大决心、大勇气、大慈大悲心,敢于承担拯救世界的重任,能够完全舍弃自己,达到无生法忍的境界,才能踏上成佛的光明大道.
我们仅可以从人们定义佛教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一点就会发现佛教的最基本的修行实践就是逐步趋向至善.可以说,佛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对道德的论述,而古代最大的道德实践群体就是佛门中人.注意:实践是非常关键哟.举一例说明一下:
几年前,朋友引荐给我一位年近六旬的“道家精英”,之所以叫他精英,是因为他夫妻二人每天坚持诵读《道德经》四遍.为什么是四遍而不是二遍或五遍呢?因为他要面对一个方向念一遍,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就四遍了.最了不起的是他们夫妻至今坚持了30年之久——这一点我很感动.而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他的道德名声却很不好,而且不好到了人们都在背后骂他的程度.虽然他每天都在满口“仁义道德”,但一遇到实际利益德就“倒”了.
实际上,在佛门中又有多少人是在实践佛法呢?很多人都只是做到了“满脸佛气,满嘴佛话,满身都是佛的吉祥物”而已.所以还是那句话“人生三件事:骗人,被人骗,自己骗自己”.
所以佛教的修行过程,就是道德实际践行的过程.而般若在道德特性上是超越道德的道德,既“超道德”.
般若即是悟到本心、悟到如来、悟到实相;而实相即是物质的本质,实相即是生命、万物、宇宙的终极意义.佛祖“悟”到的是宇宙万物、生命本质意义的终极答案,而这被佛祖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种悟道”被表示为“般若”——即是一个不一样的智慧.
更简单地说,“般若”这个词更像一个写在箭头形状指示牌上的文字.如果这个指示牌在印度的话,牌子上面的指示文字就是梵文“prajnāpāramitā”(即发音为般若).而在中国的话,牌子上就是“音”译为“般若”或被“意”译为“智慧”.问题是这个指示牌指向了那里?很简单,指向了实相,即生命、万物、宇宙本质意义的终极答案.
实相到底与什么有关系?物质的本质又是什么呢?你想知道吗?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