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10:13:19
为什么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

为什么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
为什么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

为什么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
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0年的经济工作,要重点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工夫,努力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在今年2月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要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为什么要把“转方式”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突出重点呢?总的来看,这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迫切需要.我们看到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表面上是对我们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我们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通过这次危机,大家可以更加清醒地看到,过去那种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重财富增长、轻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的发展方式已经行不通了.这种传统发展方式,是一条外向发展难以持续的“风险之路”,是一条国际竞争力难以提升的“低端之路”,是一条资源环境难以支撑的“负重之路”,是一条人的福利难以增长的“物本之路”.正因为这样,这种传统的发展方式,确实难以为继,非改不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领域的又一场深刻变革,是决定现代化命运的又一次重要抉择.推进这个变革,要在“加快”上下工夫,在“转变”上见实效.因此,我们首先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解决好思想上“不想转”、行动上“不敢转”、能力上“不会转”的问题,以更加坚定自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转方式”这场变革中来.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如何加快转方式的步伐呢?
  加快“转方式”,就要继续转变观念.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传统发展方式的背后,就是落后的发展观念.如何“转观念”?从当前我们的实际来看,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再也不能“见物不见人”,而要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就要树立“好”字当头的速度观,再不能走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老路,不能片面追求没有质量和效益的速度,而要以对未来、对子孙负责的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就要树立后劲为重的政绩观,再也不能以GDP论英雄,不能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而要多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多做增后劲、利子孙的好事.观念一变天地宽.观念“转”过来了,我们的发展方式才能真正“转”过来,经济发展才能出现一番新天地.比如,我省洞庭湖区过去有许多“小作坊”式的造纸厂,虽然给当地带来了一些暂时的经济效益,但造成了洞庭湖的严重污染.大家知道,从2006底开始,省委省政府采取了强硬措施,关停这里的234家造纸企业,同时引进先进环保型生产技术设备,重点做大做强了50多家造纸企业.结果,不仅使环洞庭湖地区的造纸能力大大提高了,更重要的是使洞庭湖变大了变美了,这对我们的长远发展大有好处.
  加快“转方式”,就要着力调优结构.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过去,我们的经济结构存在一些不太“优”的地方.比如,在要素投入结构上,过多地依赖外需,所以一旦国际市场有风吹草动,我们经济就会受到影响;在产业结构上,农业基础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滞后,所以导致经济效益不高,费力不赚钱;在城乡区域结构上,农村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发展不平衡,所以导致差距不断扩大;在分配结构上,存在老百姓“荷包”赶不上GDP等现象,所以导致分配不公的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都对我们又好又快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要从调结构入手,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如何“调结构”?从当前我们的实际来看,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这条“鸿沟”;通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进一步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扩大内需,进一步把内需这匹“瘦马”养肥养壮,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调整收入分配结构,进一步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总之,要通过调优结构,使我们的经济发展更加科学、更有后劲.
  加快“转方式”,就要大力推进创新.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动力和紧迫任务.长期以来,我们的企业发展缺乏核心技术,只能更多地依靠廉价劳动力、依靠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以赚取微薄的利润.据统计,我国95%以上的企业没有自己的专利,仅有约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很多企业有“制造”无“创造”,90%的出口商品是低利润的贴牌产品.以这样的状况去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显然就没有什么优势.所以,要加快转变方式,就要加快自主创新,努力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抓创新”?从当前我们的实际来看,最重要的就是:要进一步强化企业这个主体,通过给政策、加投入、育人才,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活力,促进我们的企业从“制造”向“创造”迈进;就要进一步抓好产学研结合这个环节,促进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联姻,使更多的成果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要进一步抓好创业园区建设这个“牛鼻子”,把园区打造成自主创新的“根据地”,用园区的星星之火,带动全省形成自主创新的燎原之势;就要进一步抓好完善政策这个基础工作,从财税、金融、政府采购、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面,加强和改善自主创新的支撑条件.这样一来,就可以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智慧的“头脑”和强健的“心脏”.
  加快“转方式”,就要努力深化改革.我们要看到,“转方式”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的改革,为“转方式”扫除障碍,提供动力.如何“搞改革”?从当前我们的实际来看,最紧要的是破除旧的考评体系,建立有利于增加绿色G DP的激励机制;最核心的是废除传统的用人体制,建立完善领导机制,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最关键的是改革当前的人才机制,不断培养符合加快“转方式”需要的专门人才;最迫切的是消除不合理和不合法获益者所依附的政策,建立完善有利于“转方式”的政策调整机制.只有把改革抓好了,发展的体制机制就会更顺更活,我们“转方式”就能转得更快更好.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面对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加快发展的历史任务,我们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开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