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多碘会怎么样?缺碘患大脖子病.那么吸收过多的碘呢、?也会患大脖子病吗?能不能给我一个科学的回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1:22:19
吃过多碘会怎么样?缺碘患大脖子病.那么吸收过多的碘呢、?也会患大脖子病吗?能不能给我一个科学的回答?

吃过多碘会怎么样?缺碘患大脖子病.那么吸收过多的碘呢、?也会患大脖子病吗?能不能给我一个科学的回答?
吃过多碘会怎么样?
缺碘患大脖子病.那么吸收过多的碘呢、?也会患大脖子病吗?能不能给我一个科学的回答?

吃过多碘会怎么样?缺碘患大脖子病.那么吸收过多的碘呢、?也会患大脖子病吗?能不能给我一个科学的回答?
大脖子病也就是医学上称为“缺典”得了这个病的危害可大了.碘是人体内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正常人体内共含碘15 mg~20 mg,其中70%~80%浓集在甲状腺内,其余分布在血清、肌肉、肾上腺、卵巢等组织中.人体内的碘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是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成分.甲状腺是一种内分泌腺,位于喉和气管两侧,由许许多多的囊状小泡组成,叫甲状腺滤泡,内含甲状腺球蛋白(一种含碘蛋白质,呈胶状),是人体内的“碘库”.其具有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一旦人体需要这种激素时,它很快将合成的甲状腺球蛋白水解成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组织 .碘的生理功能 碘的生物化学功能主要通过甲状腺激素表现出来,甲状腺激素对机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对物质代谢的作用和对生长发育的作用.对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可说是全面的.它不仅刺激蛋白质、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而且还参与了糖、脂肪、维生素、水和盐类代谢.实验结果表明:在给动物适量的甲状腺激素后,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的活性升高,使得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增加,进而使蛋白质的合成增加,一些参与物质代谢的酶的活性升高.可以认为,甲状腺激素对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很可能是该激素其它作用的基础.机体的新陈代谢是由同时进行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组成的,甲状腺激素恰好作用在这两种代谢相联系的环节即氧化磷酸化的过程上.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糖与脂肪的生物氧化,使氧化与磷酸化两者相对协调,并使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储存于ATP中,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出体外,用以维持体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中枢神经、骨骼、心血管以及消化系统更为重要.有研究表明,甲状腺激素能选择性地影响发育中大鼠脑的某些特异性基因的表达,并且这种影响作用明显具有关键时期,即脑的分化旺盛期,而对成年鼠,脑发育已基本停止,碘对其影响不十分明显.碘缺乏 环境碘缺乏 我们把自然环境碘含量低微到不能满足人体最低需要时称之为环境碘缺乏.自然环境为什么缺碘?自然环境缺碘实际上是指土壤和水碘不足.在距今8000-18000年第四纪冰川期,由于冰河溶解,冰水冲刷,将富碘的成熟土壤大量冲走.而由岩石形成的新土壤,其碘含量仅为原成熟土壤的四分之一.这样就造成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环境存在碘缺乏.这就是世界上自然环境碘缺乏的主要原因.洪水泛滥、沙漠化和雨水冲刷,致使局部地区土壤中的碘连同土壤被冲走而加重了碘缺乏.自然和人为因素(洪水、雨水冲刷和植被破坏)还在造成地壤的持续性缺碘.碘在人体内每天都在进行代谢,在停止碘摄入的情况下,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3个月.人体的碘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供应,而且必需每天摄入,所以是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碘缺乏 人体内碘的来源主要为食物和水.但由于在地球的发展过程中,地质历史变迁的差异,使地壳表面碘元素分布不均匀.一般大陆低于海洋,山地低于平原,平原低于沿海.因此造成大部分山区、高原及少数平原地区地理环境中缺乏碘元素,从而使居住于这些地区的人群体内得不到足量的碘.人体对碘的生理需求量为0.0.3 mg/d.正常情况下,通过日常饮食(天然水、食物)和呼吸空气即可摄入所需的微量碘.但一些地区由于受地理条件等因素限制,使水质、地质中缺碘,农作物含碘量少,造成饮食中缺碘而摄入量不足;有些地区由于受地方性水质、地质因素影响,日常饮食中含有阻碍人体吸收碘的物质,也会造成人体缺碘.因此,尽管人体需碘量并不高,但因缺碘而患病的人却不少,使甲状腺肿成为世界性广范围的地方病.目前全世界约有16亿人生活在碘缺乏病区,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约2亿人,地方性克汀病人约300万,亚临床型克汀病患者还要多几倍.我国是一个受碘缺乏病威胁较大的国家,约有4.25亿人生活在碘缺乏病区,仅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及严重的克汀病人就达15万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碘缺乏病流行.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的英文全称是: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简称IDD),它实质上属于微量营养素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缺铁性贫血并列为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重点防治、限期消除的三大微营养不良疾病.碘缺乏病主要发生于特定的碘缺乏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在我国被列为地方病之一.由于分布广泛,受害人群众多和危害严重,已从一个单一的疾病问题上升到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成为社会关注、国家限期消除的疾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