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的工作中能概括主要内容的句子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22:58:35
一夜的工作中能概括主要内容的句子是什么?

一夜的工作中能概括主要内容的句子是什么?
一夜的工作中能概括主要内容的句子是什么?

一夜的工作中能概括主要内容的句子是什么?
【原文欣赏】
周总理在“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全国大会”上作了报告.《人民文学》杂志要发表这个报告,由我把记录稿做了整理,把稿子送给总理审阅.
这一天,总理办公室通知我去中南海政务院去.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我就到值班室去睡了.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他对我:“总理叫你去.”
我立刻起来,揉揉蒙眬的睡眼,走进总理的办公室.总理招呼我坐在他的写字台对面,要我陪他审阅我整理的记录稿,其实是咨询的意思.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且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鸣了.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回去睡觉吧.”
我也站起来,没留意把小转椅的上部带歪了.总理过来把转椅扶正,然后就走进后面去了.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这样想,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何其芳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研究家.17岁发表作品.四川省万县人(今属重庆万州区),曾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出生于四川万县一个守旧的大家庭.1935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先后在全国各地任教,创办刊物《工作》,发表过大量诗歌与政论文章,对国民党消极抗战表示了极大愤慨.1938年到延安参加革命,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1947年曾两次被派往重庆,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从事文化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何其芳以主要精力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同时参加文艺界的领导工作,写有少量诗作.他早期的作品如:《汉园集》、《夜歌》、《预言》、《夜歌与白天的歌》等,深受读者喜爱.也写过《秋天》,入选中学课本.何其芳早期诗作艺术精致,色彩绚丽,以清新柔婉见长.参加革命后诗歌创作变得平易朴实,乐观豪放.
1938年,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革命文艺作了大量拓荒工作.建国后,历任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历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评论》主编.是一位贯穿20世纪中叶——大时代、大变革中成就斐然的诗人.
幼年时即喜爱中国古代诗词小说,1929年到上海入中国公学预科学习,读了大量新诗.1931—1935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
大学期间在《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散文.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大学毕业后,何其芳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任教.
抗日战争爆发后,何其芳回到老家四川任教,一面继续写作诗歌、散文、杂文等.1938年北上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后任鲁艺文学系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并长期参加文艺界的领导工作.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并任文学研究所所长职务.
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他自称开始创作时“成天梦着一些美丽的温柔的东西”,早期的作品鲜明地表现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他不满丑恶的现实,又不清楚出路何在;他热切地向往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但缺乏热烈的追求.于是较多徘徊于怀念、憧憬和梦幻中,只能留下寂寞和忧郁.
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著的探求.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在散文创作上,他自称“我的工作是在为抒情的散文发现一个新的园地”,他善于融合诗的特点,写出浓郁缠绵的文字,借用新奇的比喻和典故,渲染幻美的颜色和图案,使他的散文别具风格.
真正明显地表现出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变化,是在抗战开始,特别是到了延安以后.这时他渐离梦境,面对现实,诗文风格趋向朴实明朗.
著作书目:
《汉园集》(诗集)与卞之琳、李广田合著,1936,商务
《画梦录》(散文集)1936,文生
《刻意集》(小说、戏剧等合集)1938,文生;增删本.1940,文生
《还乡日记》(散文集)1939,良友;又名《还乡杂记》,1943,桂林工作社
《预言》(诗集)1945,文生;增删本,1957,新文艺
《夜歌》(诗集)1945,诗文学社;增订本,1950,文生;增删本又名《夜歌
和白天的歌》,1952,人文
《星火集》(散文集)1945,群益
《星火集续编》(散文集)1949,群益
《关于现实主义》(论文集)1950,海燕
《西苑集》(论文集)1952,人文
《关于写诗和读诗》(论文集)1956,作家
《散文选集》1957,人文
《诗歌欣赏》(论文集)1962,作家
《何其芳诗稿》1979,上海文艺
《何其芳选集》(1—3卷)1979,四川人民
《一个平常的故事》(散文集)1982,百花
《何其芳文集》(1—6)1982—1984,人文
《何其芳诗文选读》1986,四川教育出版社
《何其芳散文选集》1986,百花
《何其芳文集》中的《生活多么广阔》被收录于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诵读欣赏”.
[编辑本段]【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一夜的工作》节选自作家何其芳的《回忆周恩来同志》.作者在文章中先简要交代了自己得以目睹总理工作的缘由,然后着重叙述了他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时的所见所闻,最后抒发了自己真切的感受.整篇文章具有以下特点:(1)文章简短,但内容具体充实.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了总理一夜工作的片断,来反映周总理一生的工作作风和精神品质,选材方面具有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特点.(2)文章质朴无华.所写的事全是作者亲眼所见之事,记叙过程没加任何华丽的修饰,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对总理的热爱和敬仰,感情色彩十分浓郁.(3)文章笔墨集中,中心突出,凡与中心无关的枝节,作者都尽量压缩,做到了有详有略.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使学生受到周总理伟大人格的熏陶;二是引导学生领悟本课通过生活小事和运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人物伟大精神的表达方法.
课文的重点是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这部分.这部分是从工作辛劳和生活简朴两方面表现周总理崇高品质的.
课文的难点,主要在最后两个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难在理清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感受作者那种强烈的感情.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国家总理的办公室,却只有寥寥几件必不可少的办公设备,的确“极其简单”,这与“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此而已”是“不过这样罢了”的意思,在课文中的意思是仅仅这几样,再一次强调了设备极其简单.这个句子说明周总理生活极其简朴.
②总理招呼我坐在他的写字台对面,要我陪他审阅我整理的记录稿,其实是备咨询的意思.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且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首先,联系前后句子来细读,我们会发现作者的描写客观真实,毫无夸张修饰的成分.为什么说总理是一句一句地审阅?因为总理是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句句如此.从哪里可以看出总理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因为总理是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要问我一两句.总理审阅文件的认真、细致程度令人惊讶.其次,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得知,总理审阅的这一份文件是他自己写的报告,大致有400多句.自己写的报告总理审阅时却是一句一句地审阅,认真思考,反复斟酌,并且谦虚地征求别人的意见,以致于审阅这一份文件花了相当长时间.总理审阅文件的认真、细致的程度可以说令人震惊.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做事一丝不苟、举轻若重的总理.由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索,总理为什么如此极其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地审阅一份文件?
③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这是周总理彻夜工作用来充饥的食物:一杯清茶、一小碟“数得清颗数”的花生米,实在简单到极点.周总理工作任务那么繁重,饮食却如此简单,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工作上不辞劳苦,生活上却低标准要求自己,周总理的高尚品德通过吃夜宵的这一细节,具体地表现出来了.
从上文的“两杯”绿茶可以推断,花生米也应该是两个人的,既然是两个人的,当然应在一个人的基础上有所增加.但是两个人的花生米的量仍是少到“数得清颗数”,以致作者怀疑是否有所增加,因此在句中加了“好像”一词.
④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这样想,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由于目睹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亲眼看到了周总理工作是那么劳苦,而生活又是那样简朴,作者心潮澎湃,激动万分,胸中有千言万语想向人倾诉.在前一段中,作者首先想到的是中国历朝历代哪里有过像周总理这样的总理.因此,他情不自禁地发出“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的感叹.在这一段中作者的思绪又从纵向转到横向的对比上,于是向全世界发出内心的呼喊:“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这里,一方面表达了作者为能有机会亲眼看到周总理一夜工作而激动、自豪的心情;另一方面,作者从周总理一夜的工作而想到了总理每个夜晚的工作,所以作者自信而又自豪地喊出:“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2)对词语的理解.
浏览:粗略地看,不是仔细地看.可联系“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等语句来理解.
咨询: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备咨询”是一个词组,在文中指“作者何其芳准备接受周总理咨询”.
[编辑本段]【写作特点】
1、本文在写作上采用对比的手法来烘托人物高贵的品质.如“高大的的建筑物”与室内陈设的简单等.
2、在选材上体现了“以小见大”的特点.比如:周总理的夜宵,总理扶正小转椅,总理室内陈设,这些似乎和“一夜工作”无多大关系的材料,正是最能表现周总理忘我工作的典型材料,看似很小,说服力却很强.
3、文章语言朴实,没有华丽的词藻.
[编辑本段]【教学案例】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一、自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词
先让学生通读一遍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不止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思考下面的问题:“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找出有关语句,画下来.”还可以让学生读读生字词并结合课文理解.
二、抓住重点词句,探究课文重点内容和语言表达
1.讨论: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哪些句子写出了生活的“简朴”?哪些词用得特别好,突出了周总理的“劳苦”“简朴”?要求学生先找出句子,再找出词语.学生找出的词语可能有:一尺来高、一句一句、相当长、极其简单、一张、两把、一盏、如此而已、一小碟、数得清颗数.找出来之后,让学生说说,用上这些词语好在哪里.
2.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相机诱导.比如,学生如果讲到“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中的“极其简单”用得好,说明周总理办公室的陈设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时,教师可追问:能不能把“极其”换成“相当”“很”“十分”等词语呢?以便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用词的准确、贴切.
三、朗读、背诵及说、写练习
1.全文朗读.
要注意对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朗读的指导.如,读“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和“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时,要充满自豪感.前一句,读国名时要慢而有力;后一句,要强调“这样”,读出反问的语气.
要安排充分的时间,采用自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齐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恰当地处理朗读的重音、停顿、语调和速度.对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可让一名学生高声领读,全班学生轻声伴读;在读到作者内心独白时,可安排多名学生一遍一遍地接连不断地反复诵读,造成一种深沉的反复不断的赞叹气氛,好像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在呼应作者似的,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和思想的感染.
2.片段背诵.
先引导学生分清最后两个自然段内容的侧重点,前一自然段重点写作者对自己说的话,后一自然段重点写作者想对全世界说的话;然后帮助学生理清这两段话的表达顺序,最后引导学生提取主导词:
对自己:新中国、一夜、劳苦、简朴
对全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夜、每个夜晚、你们看见过吗
这样指导之后,让学生反复诵读,然后背诵.
[编辑本段]【相关资料】
周恩来生命的最后时刻(节选)
1975年6月1日周恩来总理住进了医院.周总理入院以后还一直坚持办公.每天由秘书挑选文件,交邓大姐带到医院.开始时,周总理亲自批阅文件,看参考,看报纸等.后来病情发展,便逐渐由邓大姐来念文件.因为总理平时工作异常繁忙,时间上赶不准,所以没有听广播的习惯.住进医院后就由卫士和护士轮流给总理读报纸,大小消息都得念,一点也不能马虎.
周总理在病床上工作仍然那么认真.甚至在上手术台之前还要批阅文件.住院的日子里,不仅没有改变,相反还加快了自己的工作节奏,一再要求医务人员要把治疗和他的工作统一起来,治疗要适应、配合工作,要使工作不受影响和干扰.他经常是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周总理这种把个人生命置之度外,对工作高度负责的事举不胜举.
3.第一次“文代”大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的简称.1949年7月2日在北平(即北京)召开.周恩来同志在会上作了政治报告.
4.中南海中海和南海的合称.位于天安门和故宫博物院的西侧,始建于辽、金,经元、明、清各朝代扩建.新中国建立后,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所在地.
5.政务院我国最高行政机关.1954年以前我国中央人民政府用此名称,后改为国务院.
读后感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在陪同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时,目睹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歌颂了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抒发了崇敬、爱戴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课文先交代了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的缘由,然后着重叙述了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时的所见所闻,最后写作者的感受.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使学生受到周总理伟大人格的熏陶;二是引导学生领悟本课通过生活小事和运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人物伟大精神的表达方法.
课文的重点是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这部分.这部分是从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两方面表现周总理崇高品质的.
课文的难点,主要在最后两个然段.
这两个自然段,难就难在如何理清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从而感受作者那种强烈的感情.
由于目睹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亲眼看到了周总理工作是那么劳苦,而生活又是那样简朴,作者心潮澎湃,激动万分,胸中有千言万语想向人倾诉,但在路上又不可能找到倾诉的对象,因此只能是对自己说.“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就是那种难以抑制的激情的真实反映.心情激动,必然思绪万千.作者首先想到的是中国历朝历代哪里有过像周总理这样的总理.因此,他情不自禁地发出“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的感叹.
作者的思绪又从纵向转向横向的对比上,于是向全世界发出内心的呼喊:“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这里,一方面表达了作者为能有机会亲眼看到周总理一夜工作而激动、自豪的心情;另一方面,作者从周总理一夜的工作而想到了总理每个夜晚的工作,所以作者自信而又自豪地喊出:“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一夜的工作读后感: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一夜的工作”一文,读后非常受感动,敬爱的周总理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为中华民族操劳,生活还那样简朴,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再后面画一个小圈圈……有时停笔想想,有时问我几句.
总理对工作是多么严肃认真和一丝不苟呀!他这种对每一份文件都亲自过目,认真批阅,这种鞠躬尽瘁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文中还有一段值班室的同志送夜宵给总理吃,居然只有两杯热腾腾的绿茶和一小碟花生米.而且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的清颗数……
这段描写十分感人.多么朴素的总理啊!一夜辛苦地工作,却只吃一小碟花生米,喝一小杯绿茶.总理与那些乱用职权,花公款吃喝玩乐的人何等相比.
总理是伟大的人也是凡人,他以成为人民公认的伟人,因为他平时用凡人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他想着国家却未曾想想自己.
我是一名小学生,读了此文后我懂得了:我将来要为人民做事,以周总理为榜样,从现在起认真学习,珍惜时间,决不能“老大徒伤悲”.
[编辑本段]【周恩来资料】
1898年3月5日生,字翔宇.小名,大鸾.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
1913年进天津南开中学学习.
1917年留学日本.
1919年回国.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
1920年至1924年先后去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在旅欧的中国学生和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称旅欧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由张申府等人介绍),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书记,并参加中共旅欧总支部的领导工作,对早期的建党、建团工作起了重大的作用.
1924年8月从巴黎回国,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两广区委委员长、常委兼军事部部长,主持建立党直接领导的革命武装叶挺独立团.
1925年2月、10月,领导进行了第一、二次东征,为巩固和发展广东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北伐作出了重大贡献.
1926年曾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讲授军事课程,同年冬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兼中共江浙区委军委书记.
1927年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获得胜利;8月领导了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为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起义中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同月在中共“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1928年出席党的六大,在会上作了关于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的报告.后在上海坚持地下工作,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军委书记,曾发表《坚决肃清党内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意识》和《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1931年12月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后,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战争,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为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遵义会议后,仍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并任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
1936年12月任中共全权代表去西安同被逮捕的蒋介石进行谈判,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代表和南方局书记,并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长期在驻国民党政府所在地武汉、重庆进行党的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
1945年8月和毛泽东去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斗争,《双十协定》签订后,率中共代表团留在重庆和南京.
1946年11月从南京返回延安.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时转战在陕北,同年8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理中央军委总参谋长.
1948年9月,参加领导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同年11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武装夺取政权、创建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建国后,历任政府总理、外交部长(兼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二、三届主席.是中共五届中央委员,中共六至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六届、七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八至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八届、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在担负处理党和国家日常事务的同时,和毛泽东一起制定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几个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都是他亲自主持制订和组织实施的.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国民经济顺利地得到恢复和发展.还提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对社会主义建设都有重大意义.在国际事务中,参与制定并亲自执行了重大的外交决策,提出了外交工作中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和政策,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了党的革命外交路线.1954年,倡导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4月,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一次亚非会议,使会议通过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1961年,出席苏共二十二大,对赫鲁晓夫集团分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行为,进行了坚决斗争.在“文革”中,顾全大局,任劳任怨,为继续进行党和国家的的正常工作,尽量减少损失,为保护大批的党内外干部,费尽心血,并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阴谋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党提出: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的宏伟规划.1972年患病以后,一直坚持工作.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
主要著作编为《周恩来选集》.
夫人邓颖超.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绝对是这个 我们老师讲过的!!!!!

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话
某也素六年级的

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