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关系,急.谢谢最好再从语音,词汇,语法方面讲讲.最好有例子.谢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8:44:13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关系,急.谢谢最好再从语音,词汇,语法方面讲讲.最好有例子.谢谢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关系,急.谢谢最好再从语音,词汇,语法方面讲讲.最好有例子.谢谢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关系,急.谢谢
最好再从语音,词汇,语法方面讲讲.最好有例子.谢谢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关系,急.谢谢最好再从语音,词汇,语法方面讲讲.最好有例子.谢谢
认识古代汉语的性质,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介绍基本的学习方法.
一、古代汉语的性质
1. 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现代汉语的前身,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2. 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形式:文言文和古白话.
3. 文言文是在先秦口语基础上所形成的书面语,在发展中日益与口语相脱离,并从历代口语中吸取营养,与时俱新.
4. 古代汉语的学习对象是文言文.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1. 培养学生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以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
2. 提高运用与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
三、古代汉语课的学习方法
学习古代汉语必须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原则.
汉字
教学要求:
一般了解汉字的性质,重点熟悉“六书”说,认识分析汉字形体构造对了解词义的意义,掌握古今字、异体字的特点与汉字借用的两种情况.
汉字的形体构造
一、简述汉字的表意性质
汉字具有“因形示义”的特点.
二、传统的“六书”说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造字法,转注、假借属用字法.
三、汉字的形体构造与古书阅读
1. 象形字构造与词义
2. 指事字构造与词义
3. 会意字构造与词义
4. 形声字构造与词义
5. 形符具有标示义类的作用
6. 形符具有判断词义的辅助作用
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
一、古今字
1. 什么是古今字,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2. 古今字的类型
(1) 同音假借而形成的古今字
(2) 同源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
3. 古今字的特点
二、异体字
1. 什么是异体字
2. 异体字的类型
(1) 造字异体
(2) 繁简异体
三、通假字
1. 汉字通假的一般情况
(1) 什么是通假
(2) 通假与假借的异同
2. 汉字通假的条件
(1) 必须是音同或音近
词汇
教学要求:
一般了解古今词汇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熟悉古汉语词的构成的特点;重点要求能分辨古今词义的差别,尤其是同中有异;把握词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古义和今义
一、简述古今词汇
二、古今词义的一般情况
(一) 古今词义基本相同的
(二) 古今词义有差异的
1. 词义程度上的差异
(1) 词义变化显著的
(2) 词义变化微殊的
2. 词义范围上的差异
(1) 词义扩大
(2) 词义缩小
(3) 词义转移
3. 词义感情色彩上的差异
(1) 词义褒贬的差异
(2) 词义轻重差异
三、怎样辨析古今词义的差异
1. 要树立词义发展变化的历史主义观点
2. 辨析的重点在异,在同中有异
3. 要积累相关的语言材料,经常进行古今比较
4. 要充分利用工具书和古书注解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1. 词义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一词多义,构成了词义系统
2. 在词义系统中有一个义项是本义,其它义项是由本义派生的引申义
二、词的本义
1. 什么是词的本义
2. 怎样推求词的本义
(1) 根据汉字初形
(2) 也可以根据词义发展规律,从多义归纳比较中求得
二者都需要有文献上的参证.
3. 掌握本义的意义
三、词的引申义
1. 引申义的类型
(1)直接引申义(又称近引申义)
由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
(2)间接引申义(又称远引申义)
由引申义再引申出来的意义.
2. 词义引申的途径
单音词和复音词
一、古代汉语单音词
1. 古代汉语单音词居多数
2. 古代汉语单音词与现代汉语复音词的对应关系
二、古代汉语复音词
1. 单纯词
(1) 叠音词
(2) 联绵词
(3) 音译外来词
2. 复合词
(1) 同义复词
(2) 偏义复词
3. 判断复合词要防止两种偏向
(1) 防止以今拟古,将貌似现代汉语复合词的词组为复合词
(2) 防止以古拟今,将已经凝结成词的复合词还原为词组
语法(一)
虚词部分
教学要求:
一般了解各类虚词的语法特点,重点掌握常用虚词.
一、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概述
二、古代汉语常用虚词
(一) 之、其、者、所、或、莫、焉、诸
(二) 曾、且、乃、非、勿、毋、弗
(三) 于、以、为、与、因
(四) 而、则、虽、然
(五) 唯(惟)、盖、夫;也、矣、乎、焉、哉;欤(与)邪(耶)、耳
语法(二)
实词部分
教学要求:
了解古今汉语实词用法的异同,重点掌握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语法特点.
一、古今汉语实词用法基本相同,但古代汉语一些实词在句中可以临时具有其它词类的语法功能,词类活用现象比较突出.
二、古代汉语常见的词类活用
1. 名词或名词性词性词组活用为动词
2.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3. 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三、特殊的动宾关系
(一)使动用法
1. 动词的使动用法
2.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 名词的使动用法
(二)意动用法
1.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 名词的意动用法
四、名词用作状语
(一)普通名词作状语
1. 表示行为的状态
2. 表示行为的处所
3. 表示行为的凭依
4. 表示行为的身份或态度
(二)方位名词作状语
1. 表示行为的处所
2. 表示行为的方向
(三)时间名词作状语
“日”、“月”、“岁”等时间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频数和时间的持续等.
语法(三)
句法部分
教学要求:
了解古今汉语句法结构的差异,重点掌握古代汉语特有句式,并能正确分析一般的句子结构.
古代汉语判断句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特点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常见格式
1.“……者,……也”
2.“……,……也”
3.“……者,……”
4.“……,……”
这里的“者”字有表示提顿的作用,语气助词“也”字有加强判断的作用.
三、指示代词“是”用作判断句的主语,不要误认为是判断句
古代汉语被动句
一、被动句的特点
二、古代汉语被动句常见的几种类型
1. 没有特定结构标志,即意念或概念上的被动
2. 动词后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表示被动的
3. 动词前用“见”字表示被动的
4. 动词前用“见”字,动词后用“于”字引进行为主动者表示被动的.
5. 动词前用“为”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或“为”后所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不出现.动词前用“为”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在动词前又加“所”,组成“为……所”句式表示被动,“为”后行为主动者有时不出现,成为“为所”句式表示被动
6. 谓语动词前用“被”表示被动的
古代汉语的词序
一、古今汉语的词序基本相同,但在特定结构中宾语常常置于谓语动词之前
二、几种常见的宾语前置句式
1. 疑问代词用作宾语,宾语一般置于谓语动词前.疑问代词用作介词宾语,宾语置于介词前
2. 否定句代词用作宾语时,宾语多置于谓语动词前
3. 用“是”、“之”复指前置宾语
“宾语+是+动词”
“宾语+之+动词”
“唯(惟)宾语+是+动词”
“唯(惟)宾语+之+动词”
三、为了突出兼语而把兼语提到主语前,或提到兼语前的谓语动词前
综合运用
教学要求:
熟悉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及其编纂体例,重点掌握使用工具书的方法.认识标点古文是一项基本功,掌握标点古文的方法.明确直译和意译,并在实践中能够运用古汉语知识进行较为准确的对译.
工具书和工具书使用
一、工具书概述
二、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一)字词类工具书
A.字典类
1. 康熙字典
2.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3. 汉语大字典
B.辞典类
4. 辞源
5. 辞海
6. 现代汉语词典
7. 汉语大词典
(二)虚词类工具书
8. 词诠
9. 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三、使用工具书的方法
(一) 熟悉工具书的编纂体例
(二) 掌握查、定音、选义的要领
(三) 发挥工具书的效能,挖掘工具书的潜力
古文的标点
一、标点古文的意义
二、古文今译的标准——信、达、雅
三、古文今译的方法
(一) 直译
(二) 意译
(三) 关于对译、移位、增补、删减和保留
诗词格律
一、诗律
(一) 近体诗与古体诗
(二) 律诗与绝句
(三) 近体诗格律的基本内容
1. 平仄
2. 粘对
3. 押韵
4. 对仗
二、词律
(一) 词调、词牌、词谱
(二) 词的字数分段
(三) 词的用韵、平仄与对仗的特点

http://bk.51player.com/view/345738.htm

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演变、发展而来的

没有古代汉语,哪来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祖先啦!
相当于祖孙关系。
但是老爷子说话比较精辟,小孙儿说话比较啰嗦但词汇却很丰富。
代沟,严重的代沟。

汉民族语言中,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现代汉语普通话是各类方言的继续;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将来,现代汉语普通话是各类方言的将来;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过去,各类方言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过去;汉语言民族对自己语言文化的根有着深深的眷恋,他们对蕴涵着几千年文化历史的民族语言有着无比的深情。现代汉语各类方言所在地域的自然人群对自己所讲的方言的感觉,就好象方言是一棵树,一旦扎下根来,他们就不要移动;现代汉语...

全部展开

汉民族语言中,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现代汉语普通话是各类方言的继续;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将来,现代汉语普通话是各类方言的将来;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过去,各类方言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过去;汉语言民族对自己语言文化的根有着深深的眷恋,他们对蕴涵着几千年文化历史的民族语言有着无比的深情。现代汉语各类方言所在地域的自然人群对自己所讲的方言的感觉,就好象方言是一棵树,一旦扎下根来,他们就不要移动;现代汉语普通话好象是树叶,一旦从树上跌落下来,就不知道它的根是属于哪一棵树。其实这正说明了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根就是中华民族语言之丛林,是汉民族语言各种树木的最大归类,是中华民族语言之亲。现代汉语各类方言所在地域的自然人群正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是自己语言的“根”,“根”在哪里,所以他们才在刻意的保留中去“寻找”,而“田野调查”和“时间空间化”都是实施这种“寻找”的具体而又最佳的策略。

收起

例如:《桃花源记》中:
1.交通(jiao tong):(古)交错相通(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2.妻子(qi zi):(古)妻子和孩子(今)男子的配偶,子,词尾无意。
3.无论(wu lun):(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表示条件之间的连词。
哎!累死我了!!...

全部展开

例如:《桃花源记》中:
1.交通(jiao tong):(古)交错相通(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2.妻子(qi zi):(古)妻子和孩子(今)男子的配偶,子,词尾无意。
3.无论(wu lun):(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表示条件之间的连词。
哎!累死我了!!

收起

语言是有继承性的,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在相关学科中,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关系最为密切。
一方面,在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的安排上,要注意处理好与现代汉语的衔接问题。一般高校都在开设古代汉语课之前开设了现代汉语课,那么古代汉语教师在讲授语音、词汇、语法知识时,遇到与现代汉语重复的部分就可以略讲或不讲,以免挤占本来就不够宽裕的学时。比如语法,古今差别不大,古今相同的语法知识既...

全部展开

语言是有继承性的,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在相关学科中,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关系最为密切。
一方面,在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的安排上,要注意处理好与现代汉语的衔接问题。一般高校都在开设古代汉语课之前开设了现代汉语课,那么古代汉语教师在讲授语音、词汇、语法知识时,遇到与现代汉语重复的部分就可以略讲或不讲,以免挤占本来就不够宽裕的学时。比如语法,古今差别不大,古今相同的语法知识既然在现代汉语课里已经讲授,就不必详讲;而对于古代汉语特有的语法现象,施教者就必须作为重点加以讲授,让学生弄懂弄通。
另一方面,为了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古代汉语教学也应该加强与现代汉语的联系,着重培养学生运用古代汉语的知识去深刻认识现代汉语,解决生活、学习中的语言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要使他们知道,学习古汉语不但有利于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而且有利于现代汉语的学习,有利于解决现实中的语言问题。现代汉语是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现代汉语的成语和日常用语中往往保留了许多古代汉语特有的语言现象,通过成语和日常用语来剖析古代汉语的文字、词汇、语法等现象,不但使古代汉语易懂易学,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成语和日常用语的正确理解。例如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在现代汉语中仍有残存,可以进行类比。成语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星罗棋布、风餐露宿、刀耕火种、衣锦还乡、不远万里等等。又如,古代汉语的一些词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亡,但它们的词素义仍然保留在成语及部分合成词里面。如《报任安书》:“诚欲效其款款之愚。” 这里“款款”是恳切忠实的样子,不看注解不一定懂。其实,“款”作诚恳讲,现代汉语里仍常用,我们常讲“款待”、“款留”,这里的“款”就是诚恳的意思。

收起

其实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区别网上能搜到很多,以下只是我在学习中体会出来的。
从语音角度讲,古代汉语分平上去入,而且也一直是发展变化的,上古音韵和中古音韵就有很大出入。现代汉语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从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四声。
从词汇角度讲,故代汉语多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一双音节词为主。例如,古汉语用“目”、“子”,现代汉语用“眼...

全部展开

其实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区别网上能搜到很多,以下只是我在学习中体会出来的。
从语音角度讲,古代汉语分平上去入,而且也一直是发展变化的,上古音韵和中古音韵就有很大出入。现代汉语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从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四声。
从词汇角度讲,故代汉语多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一双音节词为主。例如,古汉语用“目”、“子”,现代汉语用“眼睛”、“儿女”。
从语法角度讲,古汉语多词类活用、动词的使动意动、宾语前置等等。

收起

一、古代汉语的性质
1. 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现代汉语的前身,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2. 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形式:文言文和古白话。
3. 文言文是在先秦口语基础上所形成的书面语,在发展中日益与口语相脱离,并从历代口语中吸取营养,与时俱新。...

全部展开

一、古代汉语的性质
1. 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现代汉语的前身,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2. 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形式:文言文和古白话。
3. 文言文是在先秦口语基础上所形成的书面语,在发展中日益与口语相脱离,并从历代口语中吸取营养,与时俱新。

收起

语言的继承发展变化关系是存在任何语言中的,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关系也一样.他们的关系好比母亲和儿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