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的来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9:12:20
儒教的来源

儒教的来源
儒教的来源

儒教的来源
指儒家学派.又称孔教. 中国 历史上把 孔子 创立的儒家学派视同宗教,与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儒教”一词首先出现于《史记》,其《游侠列传》道:“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到了汉代末年,儒者蔡邕就正式使用作为名词的儒教:“太尉公承夙绪,世笃儒教,以《欧阳尚书》、《京氏易》诲受四方.学者自远而至,盖逾三千.”[1]?魏晋时代,“儒教”这个概念逐渐流行开来.隋唐以后,就成为指称由古代圣帝明王开创和不断改进的、由孔子加以综合创新的、在汉代被国家立为国教的宗教.《晋书·宣帝纪》:“少有奇节,聪朗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梁书·儒林传序》:“ 魏 、晋 浮荡,儒教沦歇,风节罔树,抑此之由.” 唐 王维 《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王礼尊儒教,天兵小战功.”唐朝《封氏见闻记》也把儒教单列.“儒教近而易见,故宗之者众焉.道意远而难识,故达之者寡焉.道者,万殊之源也.儒者,大淳之流也.三皇以往,道治也.帝王以来,儒教也.”[2]?孔子以后不久,战国时代早期的思想家墨翟曾称儒教为“道教”[3]?,因为儒者们奉行着自认为正确的“道”.汉代末年,一部中国佛教著作《牟子理惑论》中,也称孔子的教为“道教”.直到晋代,皇帝在征召儒者到朝廷服务的诏书中,仍然称儒教为“道教”.古代中国人把儒教又叫做“圣教”.“礼有等差,君臣不杂,爰自近代,圣教渐亏”.
儒教简史
“儒”是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术士.《说文》:儒,术士之称.《法言·君子》:通天地之人曰儒.依据可靠的文献资料,则周代初年,曾经协助周武王推翻了商朝统治的周公姬旦,在周朝建立以后,曾经“制礼作乐”,建立了当时先进的政教一体的礼仪制度.但是数百年以后,这套制度逐渐遭到了破坏.春秋时代的孔丘,忧虑当时的混乱状况,一生恓恓惶惶,希望国家恢复秩序和安定.他是当时最为博学的学者,因而得到许多人的尊敬,他被尊称为“孔子”或“夫子”,人们称呼他的名字就感到是一种亵渎.但是他的主张得不到当时国君们的响应.于是,他整理了被认为是古代圣帝明王们创造的文化成果,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希望这些文献能够成为后世人们行为的依据.经由孔子整理的古代文献,成为儒经或者儒经的基础.由于周公姬旦和孔子在礼仪制度和宗教观念上的重大贡献,直到唐代,人们还常常是“周孔”并称,认为他们是两个最大的圣人,并把儒教的主张说成是“周孔之道”.
汉代由于国家统治的需要,从汉武帝开始,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儒者董仲舒依据孔子的思想,适应新的历史条件,对这传统的国家宗教教义进行了新的解说.在董仲舒新解说的基础上,后来的儒教不断努力,逐渐使传统宗教彻底建立在由周公、孔子奠定的儒家学说的基础之上.因而,独尊儒术,是传统的国家宗教彻底儒化的开端,也是儒教的真正开端.
经由董仲舒重新解释和发挥的儒教教义,重视礼仪制度的建设,特别是其中祭天、祭祖的礼仪制度建设.完备而复杂的礼仪制度有助于人们养成遵守秩序、安分守己的习惯,这正是儒教重视礼仪的重要目的之一.然而礼仪制度的外在性质,也容易导致虚伪.魏晋时代,儒教思想家以王弼等人为代表,认为应该更加重视有形可见的行为(有)背后那无形可见的东西(无),并且认为,那背后无形可见的东西,比起有形可见的,更加重要.他们的意见虽然得到许多人的赞同,却并没有成为儒教国家的思想指导,因为他们讲不出那个“无”是什么,会导致由于理解不同而各行其是.
隋唐时代,礼仪制度的建设达到了高潮.唐代中期制订的《开元礼》,成为后代礼仪制度的模范,其中对于如何祭天、祭祖,如何祭孔,都做了详细的、具有法典意义的规定.这样的制度建设本应使国家趋于安定,然而不久即爆发了著名的“安史之乱”,国家从此陷入混乱,唐代政权从此也一蹶不振.唐朝后期的儒者反思儒教的效能,一面主张应该坚决排斥佛教和道教,另一面认为应诉诸人们内心,培养人们遵守礼仪制度的虔诚,因而对于心性问题的探讨逐渐成为儒者们最重要的理论方向.《孟子》、《大学》、《中庸》等过去被忽略的儒教典籍受到特别重视.到了宋代,经过程颢、程颐兄弟和他们的后继者主要是朱熹的努力,《孟子》等著作受到特别的重视,和《论语》一起,被称为“四书”,成为儒者们必修的最重要的著作.
儒教自汉代以来被奉为官学.在中国古代,儒教或孔教始终居于社会或国家的统治地位.个别皇帝或国家官吏崇拜佛教、道教,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不代表国家.中国古代国家,从汉代开始,一直是把儒教或孔教作为国家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