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前两章复习要点?PPT、、、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6 17:38:53
高一地理前两章复习要点?PPT、、、

高一地理前两章复习要点?PPT、、、
高一地理前两章复习要点?
PPT、、、

高一地理前两章复习要点?PPT、、、
(1)地球自传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
  (2)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一小时.
  (3)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4)对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地球由两级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略扁的旋转椭球体.
  为什么地球上会有四季交替变化现象呢?
  四季的形成是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地球一直不断自西向东自转,与此同时又绕太阳公转.而地球公转的轨道又是一个椭圆的形状,太阳始终位于一个焦点上.地球在不断公转的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始终会保持66°34′的交角,即地球始终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因为地球公转的原因,致使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发生变化.
  到了每年6月22日前后,地球就是位于远日点.太阳会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夏至日.与此同时北半球得到的热量最高,白昼最长,而且气候也炎热,属于北半球的夏季,但南半球正处于寒冷的冬季.
  此后因为继续在公转轨道上不停运行,太阳的直射点便会南移.到了9月23日左右,太阳就会直射赤道,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秋分日.现在南半球以及北半球得到的太阳热量都相等,昼夜平分,北半球是秋季,南半球是春季.
  地球继续不断运转,到12月22日左右,地球开始位于近日点,太阳便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而此时北半球得到的热量为最少,且白昼时间最短,气候也相当寒冷,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刚好是夏季.
  太阳直射点北返以后,在3月21日左右,太阳再次直接射向赤道,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春分日.这个时候,是北半球的春季,而南半球却是秋季.地球像这样以一年为周期绕太阳不停运转,从而产生了四季的更替.
  晨昏线即晨昏圈,指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是地球的大圆圈.春秋二分,它同一根经线圈相重合,全球昼夜等长;冬夏二至,它同经线交角最大,全球昼夜长短差值最大.
  指地球上迎着太阳的昼半球与背着太阳的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也称晨昏圈.晨昏圈把它所通过的纬线圈分成昼弧和夜弧,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可表示该纬线圈昼夜长短的状况.由于地球不停地以1个太阳日为周期的自转,晨昏圈在地面上不断地移动,其周期也为1个太阳日(24小时),从而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地球公转过程中各纬线圈上昼弧与夜弧的长度不断地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北半球的春分日、秋分日,晨昏圈同一根经线相重合,全球各地昼弧与夜弧等长,即昼夜平分.在北半球的夏至日、冬至日,晨昏圈同经线的交角为最大,夏至日,北半球各纬线圈上的昼弧为一年中最长,即白昼为最长,南半球各纬线圈上的夜弧为一年中最长,即黑夜为最长.冬至日,反之.
  (1)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 (5)晨昏线在夏至、冬至时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区时系统”规定,地球上每15°经度范围作为一个时区(即太阳1个小时内走过的经度)每一度为4分钟,从东12时区到西12时区为过一天,中间就是日界线. 这样,整个地球的表面就被划分为24个时区. 各时区的“中央经线”规定为0°(即“本初子午线[1]”)、东西经15°、东西经30°、东西经45°……直到180°经线,在每条中央经线东西两侧各7.5°范围内的所有地点,一律使用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刻.“区时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各地时刻的混乱现象,使得世界上只有24种不同时刻存在, 而且由于相邻时区间的时差恰好为1个小时,这样各不同时区间的时刻换算变得极为简单.因此,一百年来,世界各地仍沿用这种区时系统.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º/日 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 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º26’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顶
  7
  2010-10-13 21:59 回复
  xiaozhu489
  6位粉丝 2楼
  第二单元 大气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
  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 50-55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平流运动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二:大气热力作用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
  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二: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作用
  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图2.10,2.11,2.12)
  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
  风向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
  三: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课本37页图2.14)
  ①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图2.15)
  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季风环流(图2.18)
  地区 东亚 南亚,东南亚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向 冬季 西北风(亚洲大陆) 东北风(亚洲大陆)
  夏季 东南风(太平洋) 西南风(印度洋)
  四: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图2.19,2.20)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
  大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
  2)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图2.21)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五;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①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l 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
  2010-10-13 22:00 回复
  xiaozhu489
  6位粉丝 3楼
  l 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同,其中影响比较的大是海洋和陆地
  l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北半球)
  气候类型 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 最高气温月 最低气温月
  大陆性 大 大 7月 1月
  海洋性 小 小 8月 2月
  ②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
  l 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
  l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º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
  l 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以亚欧为例,地中海地区(亚热带),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边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移,此地受西风带的控制,多气旋活动,湿润多雨.欧洲地区(温带),终年盛行西风,各月降水量较多,而且比较均匀
  l 大陆的东岸,以亚欧大陆为例,处于季风环流的控制下,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冷干气流的影响,降水不多,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
  l 大陆的内部,以亚欧大陆为例,终年受大陆气团的控制,降水比较少
  l 两极地区以辐合下沉气流为主,全年降水少
  2)气候的类型(课本47页的图2.26)
  3)主要10种气候类型的判断(课本48页图2.27)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判断南北半球 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 6.7.8三个月气温最高 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 南半球
  判断所属温度带 最冷月均温 最冷月均温>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0℃~15℃ 亚热带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15℃~0℃ 温带气候
  最热月5℃ 寒带气候
  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 年雨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
  夏雨型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 温带大陆型气候
  冬雨型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
  寒带 极地气候
  六;大气环境保护
  (1)全球变暖
  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气温升高
  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危害:①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
  ②改变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保护措施: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
  ②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类使用制冷设备排放的氟氯烃
  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保护措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加强国际合作
  (3)酸雨
  概念: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成因:燃烧矿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等
  防治措施: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国已经采取了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措施来控制酸雨
  2010-10-13 22:00 回复
  xiaozhu489
  6位粉丝 5楼
  六:生物
  (1) 生物的分布和环境
  光照:喜光植物和喜阴植物
  热量:从赤道向两极,热量减少
  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减少
  水分:从沿海到内陆,水分减少,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带
  (2)对环境的指示作用:骆驼刺表示干旱的沙漠地区,莲表示水湿环境,矮牵牛能够指示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污染
  (3)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①光合作用(太阳能转换成生物能,无机物转换成有机物),②生物循环促使化学元素的迁移,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③改变原始大气的成分,④改变水的化学成分,⑤参与沉积岩的形成,加速岩石的风化,促使土壤的形成,⑥绿色植物的环境效益(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七:土壤
  (1)土壤的概念: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的本质属性: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
  (3)土壤的组成:矿物质(土壤中矿物养分的来源),有机质(其含量的高低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水分和空气(彼此消长,影响热量)
  (4)土壤的形成
  形成过程: 岩石风化过程 低等植物着生过程 高等植物着生过程 土壤
  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作用: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和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所以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起着主导作用
  八;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整体性(图3.53):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海远,海洋暖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了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少,所以地表水少,多为内流河,由于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风化作用强,形成了大片戈壁和沙漠,气候变化会导致植被稀少;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例如,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最终会淹没城市河低地
  (2)地域差异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地区
  从赤道向两极 热量 太阳辐射 沿纬线延伸,经度更替 低纬度地区和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 海陆分布 沿经度延伸,纬线更替 中纬度地区
  山地的垂直分异 热量,水分 海拔高度 从山麓到山顶有规律的变化 海拔较高的山地
  2010-10-13 22:01 回复
  xiaozhu489
  6位粉丝 7楼
  第五单元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1:农业
  ①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②农业的投入:自然条件:光照、热量、水分、土壤
  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
  ③农业的分类: 按生产对象分类:种植业和畜牧业
  按投入的多少分类: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
  按产品的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④农业区位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市场、交通、政策等
  ⑤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区位因素 农业发展
  气候 热量、光照、降水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为密切.
  水源 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决定性因素.
  地形 不同的地形区(坡度、高度),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
  土壤 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如东南丘陵地区分布广泛酸性土壤,适合种植茶树
  市场需求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 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园艺、乳畜业等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