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名将有那些?1.列举主要事例或原因,请大家不要只报一串名字.2.我也可以算是一个“行家”,只是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所以悬赏分就不给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7 12:18:33
中国史上名将有那些?1.列举主要事例或原因,请大家不要只报一串名字.2.我也可以算是一个“行家”,只是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所以悬赏分就不给了.

中国史上名将有那些?1.列举主要事例或原因,请大家不要只报一串名字.2.我也可以算是一个“行家”,只是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所以悬赏分就不给了.
中国史上名将有那些?
1.列举主要事例或原因,请大家不要只报一串名字.
2.我也可以算是一个“行家”,只是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所以悬赏分就不给了.

中国史上名将有那些?1.列举主要事例或原因,请大家不要只报一串名字.2.我也可以算是一个“行家”,只是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所以悬赏分就不给了.
本人一直不同意把卫青和霍去病过度神话,原因很简单,他们的胜利是建立在西汉文景之治国力强盛的基础上,而且事实也确实如此,西汉武帝穷兵窦武,把西汉百年国力挥霍一空,武帝之后西汉迅速瓦解,外戚掌权,土地兼并严重,绿林赤眉起义.西汉迅速灭亡.卫青作为大将军,其性格温和善良沉稳,但是作战没有白起韩信的那种"料敌合众,出奇无穷"的灵气.而霍去病性格孤傲,不过其确实是千古难得的将才,可惜天妒英才,仅仅24岁就逝世,连事无巨细的司马迁都没有写出他的死因.墓地也被盗了,留下一个千古之迷.
最前面两个回答的说"当然汉朝大量的骑兵也为他出色的发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单靠步兵,孙武也没辙."那么他肯定没读过武安君李牧的故事,李牧仅以兵车1300辆,骑兵1.3万,步兵5万,弓努手10万.全歼匈奴骑兵10余万骑.完成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步兵大兵团对骑兵大兵团的歼灭战,此后10年,匈奴不敢近赵境.此战成为军事教科书上的范例战役.
还有人说乐毅,理由很简单,就是"率五国联军伐齐,连下七十余城.几乎亡齐国."这是司马迁史记里写的,我们知道史记里最大的错误就是把苏秦和张仪放到了同一个时代,而且二人还是师兄弟.这是非常错误的.两个人的岁数
相差将近100年.苏秦作为纵横古近无人能匹敌的间谍兼外交家.受燕昭王的委托,以弱齐强燕为目的进行外交间谍活动,先是指挥齐国,联合赵魏韩燕五国之军进攻秦国挑拨两国关系.(当时齐国和秦国是盟国,就象二战前苏联和德国,相互签定互不侵犯条约,蚕食中间的小国.)然后又挑拨齐国与其它各国的关系.最终乐毅才有机会率五国之军践踏齐国土地. 我们中学时期都学过这样一段古文 . 里面有句话"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这是齐威王时候的事而到了他的孙子齐愍王那里,经过齐威王,齐宣王的扩张.而后来齐愍王又吞并了宋国,国土肯定比这120城多很多了.怎么可能因为乐毅下了区区70城就几乎灭亡呢.所以乐毅的战功很大程度上是被司马迁捧出来的.也难怪,差了小200年,记不清楚了很正常.
看到这肯定有许多人会说我写错了,苏秦是燕文侯时期的人.许多内容是抄的,所以两本书都这么写.其实史记里面关于苏秦和张仪的错误有很多,一直没有证据证明,直到解放后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出一本连司马迁都没读过的书.这个千古之迷才最终破解.我发几段证明下我并没有吹牛.
这是苏秦写给燕昭王的信
《苏秦自齐献书于燕王章》:
自齐献书于燕王曰:燕齐之恶也久矣.臣处于燕齐之交,固知必将不信.臣之计曰:齐必为燕大患.臣循用于齐,大者可以使齐毋谋燕,次可以恶齐勺之交,以便王之大事,是王之所与臣期也.臣受教任齐交五年,齐兵数出,未尝谋燕.齐勺之交,壹美壹恶,壹合壹离.燕非与齐谋勺,则与赵谋齐.齐之信燕也,虚北地□行其甲.王信田代缲去疾之言功齐,使齐大戒而不信燕.臣秦(拜)辞事,王怒而不敢强.勺疑燕而不功齐,王使襄安君东,以便事也,臣岂敢强王(哉).齐勺遇于阿,王忧之.臣与于遇,约功秦去帝.虽费,毋齐、赵之患,除?臣之?.齐杀张?,臣请属事辞为臣于齐.王使庆谓臣:“不之齐危国.”臣以死之围,治齐燕之交.后,薛公、干徐为与王约功齐,奉阳君鬻臣,归罪于燕,以定其封于齐.公玉丹之勺致蒙,奉阳君受之.王忧之,故强臣之齐.臣之齐,恶齐勺之交,使毋予蒙而通宋使.故王能材之,臣以死任事.之后,秦受兵矣,齐勺皆尝谋.齐勺未尝谋燕,而俱诤王于天下.臣虽无大功,自以为免于罪矣.今齐有过辞王不谕齐王多不忠也,而以为臣罪,臣甚惧.?之死也,王辱之.襄安君之不归哭也,王苦之.齐改葬其后而召臣,臣欲毋往,使齐弃臣.王曰:“齐王之多不忠也,杀妻逐子,不以其罪,何可怨也.”故强臣之齐.二者大物也,而王以赦臣,臣受赐矣.臣之行也,固知必将有口,故献御书而行.曰:“臣贵于齐.燕大夫将不信臣.臣贱,将轻臣.臣用,将多望于臣.齐有不善,将归罪于臣.天下不功齐,将曰:善为齐谋.天下功齐,将与齐兼弃臣.臣之所处者重卵也.”王谓臣曰:“鱼必不听众口与造言,鱼信若遒龁也.大,可以得用于齐;次,可以得信;下,苟毋死.若无不为也.以奴自信,可;与言去燕之齐,可;甚者,与谋燕,可.期于成事而已.”臣恃之诏,是故无不以口齐王而得用焉.今王以众口与造言罪臣,臣甚惧.王之于臣也,贱而贵之,蓐而显之,臣未有以报王.以求卿与封,不中意,王为臣有之两,臣举天下使臣之封不(惭).臣止于勺,王谓干徐为:“止某不道,乃免寡人之冠也.”以振臣之死.臣之德王,(深)于骨随.臣甘死、蓐,可以报王,愿为之.今王使庆令臣曰:“鱼欲用所善.”王笱有所善而欲用之,臣请为王事之.王若欲剸舍臣而槫任所善,臣请归择事,句得时见,盈愿矣.
《苏秦自梁献书于燕王章(二)》:
自粱献书于燕王曰:“薛公未得所欲于晋国,欲齐之先变以谋晋国也.臣故令遂恐齐王曰:‘天下不能功秦,□道齐以取秦.’齐王甚惧而欲先天下,虑从楚取秦,虑反干?,有虑从勺取秦.今粱、勺、韩、□□□□□□□薛公、徐为有辞,言劝晋国变矣.齐先鬻勺以取秦,后卖秦以取勺而功宋,今有鬻天下以取秦,如是而薛公、徐为不能以天下为其所欲,则天下故不能谋齐矣.愿王之使勺弘急守徐为,令田贤急守薛公,非是毋有使于薛公、徐之所,它人将非之以败臣.毋与奉阳君言事,非于齐,一言毋舍也.事必□□南方强,燕毋首.有慎毋非令?臣众义功齐.”齐王以燕为必侍其(弊)而功齐,未可解也.言者以臣□贱而邈于王矣.
懂战国历史的都知道薛公是谁,那就是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当时他被从齐国排挤,(传说想劫持齐王结果失败)跑到魏国当丞相.那时候张仪早就死了.按岁数来推算吕不韦都够中国法定结婚年龄了.
写的跑题了,最后写一下我心目中的名将
为降五德,智、信、仁、勇、严.从几个角度评价下吧
个人比较欣赏的只有三位
一 武安君白起
二淮阴侯韩信
三卫国公李靖

霍去病
汉武帝时期的骠骑将军、大将军。

白起

山本56 阿部规秀

卫青

古代
1.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生卒年代不详,大约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前551~前479年)属于同时代而略晚。《孙子兵法》十三篇在中国几乎无人不晓。后人在其兵法的基础上更是编出了个三十六计,对后世兵家的影响可见一斑。他提三万甲兵横扫强楚五十万,北击强齐,诸侯人人敬畏,使一个小小的吴国一跃成为春秋末期举足轻重的力量。当时人言:孙武得兵三万,无敌矣!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

全部展开

古代
1.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生卒年代不详,大约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前551~前479年)属于同时代而略晚。《孙子兵法》十三篇在中国几乎无人不晓。后人在其兵法的基础上更是编出了个三十六计,对后世兵家的影响可见一斑。他提三万甲兵横扫强楚五十万,北击强齐,诸侯人人敬畏,使一个小小的吴国一跃成为春秋末期举足轻重的力量。当时人言:孙武得兵三万,无敌矣!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写道:“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也。”NO.1,当之无愧。
2.吴起(前440~前381),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战国两大传奇名将之一(另一为孙膑)。“孙(武)吴(起)再世”,这是后世兵家们得意时最为自诩的一句话。吴起曾仕鲁、魏、楚三国,到哪哪强,尤其使魏一跃成为战国初期第一强国。史载在魏期间,“吴起守西河,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均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一生保持不败。《汉书•艺文志》著录《吴起》四十八篇(今佚)。尉缭子称吴起“提七万之众,天下莫能当之”,实非过誉。可惜的是不得善终,在楚国被大卸八块。
3.白起(?~前257),也叫公孙起,号称“战神”,战国末期四大名将之一(其余为李牧、王翦、廉颇)。白起一生善于用兵,征战沙场达三十七年之久,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歼敌一百六十多万(当时中国总共只有两千万人,能打仗的也就三四百万),未尝败绩,仅用万余人便攻克楚的都城。以致只要听说是他挂帅,六国无人敢出战。长平之战时,秦王曾下令,“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司马迁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称赞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不过下场也比吴起好不到哪儿去:被迫自杀。功高震主嘛,又不像王翦那样知道进退,不死才怪,也算是为被坑杀的赵国四十万降卒出了一口恶气。
4.韩信(?~前196年),号为“兵仙”。韩信一生,光成语就为我们创造了过半打:一饭之恩、胯下之辱、匹夫之勇、妇人之仁、暗渡陈仓、背水一战、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等。汉家四百年江山一大半是他一人打出来的。没有他,三杰之张良、萧何只好在秦地终老,无出头之日了。他的用兵在中国历史上也少有匹敌者,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著有兵法《韩信》三篇(今佚)。
5.卫青(?~前106),与霍去病、李靖并称中国古代骑兵战三大天才,也是中国历史上为人熟知的常胜将军。卫青一生七次率兵抗击匈奴,用兵勇猛果敢,奇正兼擅,以不占优势的汉家骑兵出击匈奴,无不大胜,确非易事。而且卫青为人谦让仁和,敬重贤才,从不以势压人,处世谨慎,奉法守职,为一代将帅的楷模。他从一个骑奴能平步青云直上大将军之位(当然也和他姐姐卫子夫有点关系),可以说是靠实力和生命拼出来的。当然汉朝大量的骑兵也为他出色的发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单靠步兵,孙武也没辙。
6.霍去病(前140~前117)。古人用兵必提“白韩卫霍”。霍去病前后六次出击匈奴,每战皆胜,不拘古法,作战勇猛,果敢深入。短暂一生战功无数,使敌人闻风丧胆。在“河西受降”中,他孤身犯险,威镇四万多匈奴人,有如天神。巅峰之作是封狼居胥,以数万汉骑长驱直入北地大漠数千里,歼匈奴七万精锐。他为人任侠,不喜兵书,属于兵家中的另类;但其随机应变的能力,适合骑兵作战的长途奔袭战术,在当时也是独树一帜。
7.周瑜(175~210),三国时期东吴四英将第一位(其余为鲁肃、吕蒙、陆逊)。周瑜开拓江东基业,伐黄祖,赤壁之战,南郡会战,从史料记载来看一生毫无败绩。特别是赤壁之战,作为三军统帅,指挥若定,以少胜多,打败了足智多谋、以往百战百胜的一流军事家曹操,终止了他南下的脚步,创造了中国战争史的奇迹。刘备曾称赞周瑜:文筹武略,万人之英。孙权在称帝时说,“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只可惜天不予寿,英年早逝。
8.李靖(571~649),字药师,唐朝开国第一将。李靖身经百战,是擅用奇兵的高手。李靖归唐时已年近半百,十五年中四次指挥大型战役(灭萧铣、灭辅公、平突厥、平吐谷浑),用兵诡秘,均获全胜。连自诩为略不世出的李世民也叹服有加。征高丽,欲用之为帅,后悯其老,乃罢。观其一生业绩,堪称“用兵如神”四字。他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功高震主、却能激流勇退以得善终(当然也和李世民的个人气度有关)的将领。撰有《李卫公兵法》(原书今佚,《通典》存其残部)和《李卫公问对》(北宋被定为《 武经七书》之一)。
9.岳飞(1103~1142),著名抗金将领。所有战役都是以少击众,被称为“奇正”“虚实”“主客”“攻守”之道的教科书。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军能凭几乎纯步军打败独步天下的女真骑兵,堪称奇迹。郾城之战,是岳飞军事生涯的最高峰。可惜十二道金牌,莫须有,无辜被害,生生断送了汉人仅有的一点血性和恢复中原的梦想,使后人无不扼腕叹恨。
10.徐达(1332~1385),字天德,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明初唯一具有统率数十万大军与蒙古骑兵作战能力的将领。徐达一生刚毅武勇,持重有谋,纪律严明,屡统大军,转战南北,功高不矜,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并称赞其“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中国历史上历来是由北方政权统一南方,而徐达却开创了由南方政权统一北方的先河。
现代:
十元帅和十大将.
事例\原因就不用说了,大家都清楚。

收起

前秦,这段时期将才倍出,名将极多(有点类似三国),比如管仲,司马襄租,乐毅,田单,李牧,赵奢等,但名额有限,只好。。。呵呵。见谅。
1,孙武,<孙子兵法十三篇>在中国无人不晓(不知道只能说明你不是个纯粹的中国人),后人在其兵法的基础上更是编出了个三十六计,对后世兵家的影响可见一斑,提三万甲兵横 扫强楚五十万,北击强齐,诸候人人敬畏,使一个小小的吴国一跃成为春 秋未期举足轻重的力量,孙武功不...

全部展开

前秦,这段时期将才倍出,名将极多(有点类似三国),比如管仲,司马襄租,乐毅,田单,李牧,赵奢等,但名额有限,只好。。。呵呵。见谅。
1,孙武,<孙子兵法十三篇>在中国无人不晓(不知道只能说明你不是个纯粹的中国人),后人在其兵法的基础上更是编出了个三十六计,对后世兵家的影响可见一斑,提三万甲兵横 扫强楚五十万,北击强齐,诸候人人敬畏,使一个小小的吴国一跃成为春 秋未期举足轻重的力量,孙武功不可没,当时人言:孙武得兵三万,无敌矣!NO。1当之无愧。
2,吴起,“孙吴在世”,这是后世兵家们得意时最为自诩的一句话,吴既吴起,为河西守,与诸候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和十二。不败,并且一生不败,这个纪录也只有孙武能跟他有一拼。注<吴起>四十八篇,其在河西十几年时间里,强 秦不敢犯,倒是魏常取攻 势,夺失 地千里。可惜的是不得善终,被人大 卸 八块(在楚),另其人品也为后人所不齿(当然只是那些卫道士,俺还是很崇敬他的)
3,白起,酷将,不是指他长得酷,而是为人,一战而杀 赵 降 卒四十万,没有点酷劲是做不了的(四十万啊,用机 枪扫还有扫半天)不过其打仗确实厉害,死在他手下的六 国士卒达一百六十多万(注意当时中国总共只有两千万人,能打仗的也就三四百万,这里面还包括秦。),以致只要听说是他挂帅,六国无人敢出战(长平之战时,秦王曾下令,泄起为将者,斩,呵呵,名气大了,连对手也没有了,寂寞高手,独孤求败啊),不过下场也比吴起好不到哪去,被迫自杀,罪名:莫须有。功高震主嘛,又不像王剪哪样知道进退,不死才怪,也算是为长平四十万降卒出了一口恶气。
二,秦,两汉,三国,时间较长,为数众多的名将灿若星河,难以抉择,比如项羽,灭秦第一人,功败垂成,周亚夫,李广,在卫青,霍去病的光芒下,只好不选。还有刘秀,赵充国,马援,岑彭,周瑜,司马仲达,陆逊等。
4,韩信,齐王,楚王,淮阴候,官是越做越小,没办法,刘邦信不过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汉家四百年江山一大半是他一人打出来的。没有他,三杰之张良,萧何只好在秦地终老,无有出头之日了。背水之战,十面埋伏都是成名之战,以至最后从不服人的项羽也遣说客说韩信自立,三分天下(这样至少他能喘口气),可惜的是韩信心太软,才有以后的长乐宫之变,身死族诛。空留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千古憾事。
5,卫青,大雪满弓刀,单于夜遁逃。以不占优势的汉家骑兵七击匈奴,无不大胜,确非易事(飞将军李广,极骁勇,与匈奴战也数败,自已被俘,还好逃回来了,还有李陵,李广利,都是全军覆没,再看后世,杨家将,岳家军,徐达,对北方民族,哪一个能保持不败?哪个朝代能有汉家这般对游牧民族保持强势?)。从一个骑奴能平步轻云直上大将军之位(当然也和他姐姐卫夫人有点关系),完全是靠实力和命拼出来的。当然汉大量的骑兵也为他出色的发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单靠步兵,孙武也没辙,呵呵。
6,霍去病,17岁为冠军候,19岁为骠骑将军(这可是仅次于大将军的第二号军职),卫青的亲外甥,17岁从征,24岁病亡(看来霍中孺在给他儿子起名时就有预感),短暂一生战功无数,最得意的便是封狼居胥,以数万汉骑长驱直入北地大漠数千里,歼匈奴七万精锐,达狼居山。为人任侠,不喜兵书,属于兵家中的另类,但其随机应变的能力,适合骑兵作战的长途奔袭战术,在当时也是独树一帜。
7,曹操,魏武帝,用兵之妙不亚于孙吴,官渡之战更是一战定天下大势(虽尚未平定南方,但南方对当时中原的影响力就像现在的西部对东南差不多),赤壁之战,虽惨败但未伤及元气,行军一生,鲜有败绩,这个人物已被世人了解得太多了,多说无益。
三,晋-清,出名的将领不少,名将不多,能数得上的有:南北朝,刘裕,韦睿,王猛,慕容垂。隋唐,贺若弼,高颖,李世民,李光弼,郭子仪。五代-宋,曾彬,杨业,柴荣,韩世忠,种氏兄弟。元-清,伯颜,脱脱,朱元璋,戚继光,袁崇焕,年羹尧,石达开。虽不甚多,也不可能一一入选,只好选其善者,呵呵。
8,李靖,托塔天王(西游记里这么说的,呵呵),战功卓著,南平吴越,北破突厥,西定吐谷浑,为盛 唐伟业立下了一个武将所能做的一切。用兵诡秘,连自诩为略不世出的李世民也叹服有加。征高丽,欲用之为帅,后悯其老,乃罢。他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功高震主,却能激流勇退以得善终的角(当然也和李世民个人的气度有关)。
9,岳飞,不选不足以拢民望,呵呵,实是如此,岳家军能凭几乎纯步军打败有着独步天下的女真骑兵,也不是靠吹出来的,郾城之战,更是岳飞军事生涯的最高峰,可惜的是,他没遇到李世民,他碰到的是赵构,秦桧(这一对堪称中国历史上最相得益彰的君臣,当然是反话),十二道金牌,莫须有,生生断送了汉人仅有的一点血性和恢复中原的梦想,自宋以后,汉 奸倍出,一代胜似一代(好人多横 死,坏蛋活千年嘛,不信你到中小学问问,有几个还知道岳飞是何人?)。
10,徐达,是明前期唯一具有统帅数十万大军与蒙古骑兵作战能力的将领,南征北战,功高震主,演义中已有太多的描述,亦不多说。
下面列出田中的中国百将,笔者绝无删改。()内为笔者言。有兴趣的不妨一看,长长见识也是好的。
1,孙武
2,伍子胥(主要是破楚,越,另外伍子胥一夜白头的故事在中国也是为人所熟知,呵呵)
3,范?(本人才疏学浅,不知是何人,难道是范睢?)
4,赵襄子 (不了解此人)
5,吴起
6,孙膑(田忌赛马,围魏救赵,增兵减灶,马陵伏杀庞涓,确是兵之大家,可惜的是只是个军师)
7乐毅(统燕,赵,韩,魏,秦五国联军伐齐,连下七十余城,打得齐差一点灭 国,若非昭王信了田单的鬼话,得了齐国,燕后期哪能混得这么惨)
8田单(火牛阵的始作俑者,乐毅不去,他永无出头之日)
9廉颇(将相和中的那个将,勇是勇,名将倒不见得,至少他与同期的白起比差很多)
10赵奢(赵括之父,一般吧,能得士众之心,打仗不怎的,也是跟白起比,呵呵,不过战国好象就秦,赵两国出的名将最多,也是高水平的对抗得出的吧?)
11,魏无忌(四公子之一,窃符救赵为其成名作,不过名气太大,为魏王所忌,郁郁而终)
12李牧(抗击匈奴,一战破匈奴十数万大军,确实不易。是赵国的北部屏障,有一套)
13白起
14王剪(怎么说呢?他打的仗大都是一些有绝对优势的仗,比如伐楚,没有60万他就是不干,稳是稳,名将不见得,最多算他个善将,能胜该胜之仗)
15蒙恬(毛笔的作者,领兵三十万北击匈奴,筑长城)
16项羽(没有韩信,他天下无敌,刘邦,张良,萧何初期被他打得像狗一样到处跑,是个好男人,却不是个好君主,哼哼)
17,张良(他不能算,从没有独力指挥过哪怕一场千人规模的战斗,一个谋士而已) 1
18韩信
19周亚夫(将门虎子(周勃之后),汉文帝察看细柳营时,一句“军营内只闻将令,不知有君诏”便可当之无愧列入名将,平七王之乱查大功一件)
20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可惜没有好结果,自刎而死。)
21卫青
22霍去病
23赵充国(确是名将,年近70仍主动请命挂帅平定西羌,兴屯田)
24郑吉(好像是汉昭帝时的西域校尉吧?记不大清了,好像跟个什么冯夫人有什么联系,呵呵)
25陈汤(发兵四万,斩匈奴郅支单于,千里传首至长安。“犯强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26邓禹(云台二十八将,中兴之功臣,不过打仗嘛,好像一般,呵呵)
27冯异(与上同,不知为什么没有刘秀,没有这些人,刘秀一样可以打下江山,不过是时间晚一点罢了)
28岑彭(这个是当之无愧,志载其人:挥兵东向,屠四百城。当然不是屠城了,是攻下这么多城,厉害)
29马援(将军难免阵前死,唯愿马革裹尸还。伏波将军,马超之祖,呵呵)
30班超(几乎没用东汉的任何兵力为东汉保住了西域,并还打退过贵霜帝国的七万大军,遣甘英向西找寻大秦(罗马),是东汉中后期不可多得的良将,其兄弟班固也是个好手)
31曹操
32关羽(大概这老小子三国演义看多了,这么个人,一战而去蜀之半壁江山,如何当得起名将?匹夫耳!用他还不如选姜维,羊祜,张辽更有说服力)
33,周瑜(入选得没有争议,赤壁一战便可以使他青史留名)
34司马懿(狼视鹰顾,孟德在日尚对其忌惮三分,孟德死,天下无人能制之矣)
35陆逊(夷陵之战,蜀军几乎全军覆没,伯颜之功不可没,不过晚期过得不很快活,郁郁而终)
36邓艾(且不说和姜维斗法,单是阴平一战,哼哼,没得说)
37杜预(乘势而下,一战灭东吴,够了)
38王浚(前期的那个,不是后期的那个笨蛋,平灭羌胡,北击鲜卑,功劳不小,只是把他列入名将而不选 姜维,不知这小鬼子是怎么想的?)
39陶侃(东晋主帅,标准的文官,个人感觉一般,很一般)
40祖逖(闻鸡起舞知道吧?就是他了,以个人之力,北伐中原,渡江击橹发誓:不复中原,终不向南。并且也确实打下了不小的地盘,但毕竟独力难支,又不被朝廷信任,唉!)
41谢玄(北府兵统帅,淝水之战一战破前秦百万军,维持了数百年的南北对抗)
42檀道济(刘裕帐下大将,颇有智谋)
43韦睿(标准书生,连马都不能骑,但作战之勇,世人罕有其匹敌者,长于背水一战,北魏闻是韦睿断后,无敢追者。为什么?背水一战啊。打不死算你运气,哼哼。)
44杨大眼(不知何人,了解不多,只隐约知道是北魏一将而已,勇将,估计也就一般,若是名将,俺岂能不知,呵呵)
45斛律光,(高欢手下,极为勇猛,在当时之世,无人敢与之硬扛,论用兵嘛?也就一般偏上吧,不会超过韦睿)
46高长恭(兰陵王,天下第一美男子,以致打仗都要带面具,不带不行啊,不带兵士们都只看他不打仗了,呵呵。不知为什么没有王猛,桓温,高欢,慕容垂,姚苌,宇文泰?小日本不懂还偏爱瞎说,哼哼)
47萧摩诃(不知其人为何?真不知,估计和萧衍有什么关系吧?)
48韩擒虎
49刘方
50张须陀(唉,三员虎将是不假,名将还没他们的份,贺若弼,杨素,高颖比他们有资格得多,还好,这老小子所评的不代表历史,中国的历史不由他来写,呵呵)
51李靖
52李世绩(猛将一员,不过对北方民族好像这种猛将更管用,比如将霍去病和孙武对的话,估计前者必败,但要对付胡人,前者比后者有用,后者太谨慎)
53秦琼(在演义中被神化,临阵破敌还行,真要独当一面,差点)
54尉迟恭(同上,这两个是门神的原形,呵呵)
55苏定方(经营西部,征服西突厥功不可没,是唐初少有的名将)
56薛仁贵(妇孺皆知的人,高丽一战,既可使他名垂青史)
57裴行俭(一般,没什么太突出的功绩,不如换阿史那杜尔,就是不知道老田中晓不晓得有这么个人?)
58王玄策(知者不多,不过能凭借来(尼泊尔)的数千兵打败数万印度本土军队(有好多象兵噢),够狠的吧?原因嘛,就是为了出一口恶气,有个性。)
59高仙芝(高丽人,能在大唐做到一方重镇,实力自是不差)
60郭子仪(中兴名将之一,在当时极有威信,各割据藩镇只要听说郭子仪的粮草财帛,无敢动者,另还派兵保护,其属下出将入相者不可胜数,只是不知为何李广弼没有入选,至少要比刘方,韩擒虎之流要好很多)
61李诉(不知何方神圣,何不用李泌,李朔?不比此人更有说服力?瞎写一通,呵呵)
62李克用(名将谈不上,勇将而已,不过倒是挺忠心,对唐王朝,沙陀骑兵也确实厉害)
63王彦章(就是那个喜欢用两支铁枪的人,不怎样,勇将)
64周德威(同上,也很一般,主要是同时期没什么名将,矮子里挑将军罢了)
65曹彬(灭南唐,平南越,宋初第一名将,极有将才,且为人极仁慈,可说是名将中的典范)
66杨业(杨老令公啦,不多说)
67耶律休哥(契丹大将,多次挫败宋初的进攻,以致打到后期宋都没有北伐的信心)
68穆村英(有没有这个人还成问题,这老小子就堂而皇之地把她摆在这里,呵呵。不如换郭药师或种氏兄弟不比她强?)
69狄青(印象不深了,记得小时候看过他的演义,也是抗金的好像?呵呵,记不得了)
70宗泽(当之无愧,只能这么说,他是当时的主战派,岳飞,韩世忠,刘琦都归他节制)
71岳飞
72韩世忠(黄天荡之战,梁红玉,只记得这么多,宋四镇之一,呵呵)
73宗弼(兀术既此人,看过岳家将的都立既回过神来了吧?当然他也是有实力的,金朝所有的半个中国是他打下来的)
74虞允文(非此人,宋早亡矣,还能拖那么久,准北一战,名载史册)
75孟珙(记得好像是个南宋的丞相,什么时候成名将了?我记错了?)
76完颜陈和尚(金后期难得一见之猛将,可惜独力难支,另死得极惨,名将不见得)
77张世杰(南宋水师都督,降蒙古,打得陆秀夫不得已抱少帝投海,功焉?罪焉?)
78伯颜(灭宋之战,便是此人一手导演)
79郭侃(郭子仪的子孙,统蒙古兵从伊朗,阿富汗长驱直入巴格达,直打到地中海,少有人知,厉害,可惜不为宋所用,当然在宋他最多又是一个岳飞而已,还是不能这般大用。幸?哀?)
80扩廓贴木尔(我只知道元后期有个脱脱,是不是此人?无学之人,让各位见笑了,呵呵)
81徐达(没有他,朱无璋只能干着急,怎么打得过这个蒙古骑兵呢?这个这个不好办哪?有了他,好了,问题解决)
82常遇春(一般,勇将,做统帅的不行)
83姚广孝(不知道这人)
84郑和(当然他的功绩是有,但一生也没打过什么大仗,名将有些过)
85于谦(瓦喇的也先恨死这个人了,不是他,早入主中原了,该死啊该死(也先说话)。力保明王朝不步宋之后尘,不过最后也没什么好下场,身死族灭,惨)
86王守仁(王阳明啦,很厉害唷,唯心学说的创始人,一已之力破十数万反叛的宁王大军)
87戚继光(这小日本有意思,还有点实事求事,看来我上面是错怪他了,名将)
88袁崇焕(关宁铁骑,红衣大炮,宁远城,这是女真最心烦的三件事,他一人干的,还不够吗?)
89秦良玉(不知道这个人,知道的说一声,俺怎么就不知道呢?还有哪个吴三桂,祖大寿咋都没入选呢?是不是桃花扇的女主角啊?)
90郑成功(不知道他,你就可以跳楼了,多说你会嫌我烦,不说了)
91多尔衮(一般,我只记得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还有他跟他嫂子有一腿,那女子也就是康熙的奶奶)
92明亮(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我对清史不感兴趣,所以知道得也不多。)
93杨周春(不知道,呵呵,我只是奇了怪了,为什么没有年羹尧,岳中其?这两可是大清西部屏障啊)
94李长庚(不知道)
95关天培(鸦片战争中出场的吧?好像和林则徐共过事,不过没用(不是他人没用,而是军队),这时的清已腐败透顶,换吴起来也没用)
96僧格林沁(不配,匹夫耳,只知道死打蛮干,通州之战,七千蒙古铁骑硬扛英法联军,仅活七人,就是他干的好事,最后还死在捻军刀下)
97李秀成(还可以,但因为指挥的战争规模不大,感觉也一般)
98石达开(有清一代,最当得起名将之名的就是他了,用兵如神,如果不是一怒之下带军出走,深陷重围,太平天国又岂是那么好被打败的?)
99刘永福(黑旗军,台湾,越南都有他的足迹,还行)

收起

卫青——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霍去病——冠军
岳飞——不用说了吧

陈庆之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叶挺

太多了:卫青,霍去病,李广,白起,孙武,孙膑,庞捐,戚继光,袁崇焕......现代的十大将军和十大元帅

共和国第一将 粟裕
中将王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