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还存在哪些民生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09:58:43
我国目前还存在哪些民生问题

我国目前还存在哪些民生问题
我国目前还存在哪些民生问题

我国目前还存在哪些民生问题
十大民生焦点问题:
  第一个就是收入分配问题,就是我国的贫富差距,基尼系数是0.4%,但现在已经突破这个警戒线了,所以要关注这个问题和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是教育乱收费问题,刚刚退休的张保庆怒斥了教育腐败现象,一个是教育乱收费,一个是教育助学贷款.
  第三个问题是医疗费用高、药价居高不下.
  第四个问题是农村医疗保障问题.这两个问题是国务院发展研究出台了一个报告,关于我国的医疗改革的评价报告,最后说是不成功的的医疗改革.措施: (1)、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促进公益性卫生机构的改革与发展.在基本医疗方面,以政府投入为主,针对绝大部分的常见病、多发病,为全民提供所需药品和诊疗手段的基本医疗服务包,以满足全体公民的基本健康需要.
  (2)、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加大政府的投入,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3)、实施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以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减轻农民经济负担.鼓励城市医师到县乡医院开展医疗服务和技术培训工作,并逐步形成一项制度.
  (4)、彻底实行医药分开.政府工作的重点应主要集中于非基本医疗领域,特别是营利性医疗服务机构.主要的调控手段一是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基础上严格限定医院的收入比例,全面推行医药分开,二是辅之以严格的价格监管和相应的惩戒手段,最大限度地控制医药合谋问题.
  第五个问题是农民征收问题.胡锦涛、温家宝领导执政之后,花了很大的力气解决“三农”问题,但这方面的问题由于积累的问题太多,现在仍然是一个民生焦点问题.
  第六个问题是安全生产问题,安全生产一直是近几年来屡禁不止的事情.大家知道在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过,当然它包括矿难、瓦斯爆炸等等.
  食品安全
  对策
  1、加大源头污染治理力度2、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3、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经营秩序4、严查大要案与建立长效机制并重
  第七个问题,就业指标,社会保障问题和劳动者工作环境的问题.比如说现在劳动者的生命保障问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在想这几年的公务员报考率和大学生的就业严峻形势是有关的,去年是30:1,今年大约是50:1,其中一部分还是给在职的,到大学生这里怕是60:1、70:1.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地方政府和地区联手,阻碍贷款的发放,中央
  台了很好的政策,但地区贷款放不下去.这也是值得思考问题.
  解决就业问题:重要观点: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这一问题的举措:国家应做到——加强宏观调控,扩在就业门路,发展第三产业,完善社会就业服务体系.企业应做到——调整国有企业布局,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农村应做到:——发展城镇化;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化转移.个人应做到—— 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技能,转变就业观念;
  第八个问题就是禽流感,比如说癌症村.
  第九个问题是 一个是能源、资源问题,能源和资金有区别也有联系.石油作为一种资源,又是一种能源.水是资源,水一发电就成了能源了.我国的GDP在世界上占到六位、七位之间,但国际竞争力近两年是下降的.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资源使用效果低,还有一个是我国的能源资源已经是一个发展的瓶颈.最近的电荒、煤荒、油荒,我去年去上海,在火车上遇到几个人,他们几个人是国家派去浙江收购粮食,保证上海的粮食储备.我国是一个自愿达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很多常量、产量都是世界第一,但我国又是人口大国,这样下来就是小国了.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这是中央提出的.
  节能的对策
  1、政府建立节能管理体系,加强监督力度2、健全法律、法规,调节人们的节能行动3、建立市场条件下的节能新机制,提高节能技术4、完善节能经济激励政策,鼓励和倡导节约资源
  第十个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问题
  医疗卫生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变革的基本走向是商业化、市场化,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后果,导致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不同社会成员医疗卫生需求的实际被满足程度,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严重地两极分化.医疗改革基本上不成功,今后应该纠正医疗领域市场化的导向,公平分配医疗福利和资源.
  2、 (1)、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促进公益性卫生机构的改革与发展.在基本医疗方面,以政府投入为主,针对绝大部分的常见病、多发病,为全民提供所需药品和诊疗手段的基本医疗服务包,以满足全体公民的基本健康需要.
  (2)、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加大政府的投入,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3)、实施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以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减轻农民经济负担.鼓励城市医师到县乡医院开展医疗服务和技术培训工作,并逐步形成一项制度.
  (4)、彻底实行医药分开.政府工作的重点应主要集中于非基本医疗领域,特别是营利性医疗服务机构.主要的调控手段一是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基础上严格限定医院的收入比例,全面推行医药分开,二是辅之以严格的价格监管和相应的惩戒手段,最大限度地控制医药合谋问题.
  3、 医疗改革——让老百姓真正看得起病
  “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葛延风说.由他担任课题组负责人的最新医改研究报告于近日发布,报告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了总体性评价和反思,并提出了医疗改革的新框架.
  很佩服这位葛副部长和《中国青年报》,佩服他们的勇气和胆识.承认“中国的医改基本上不成功”,要冒否定改革的风险,在现阶段否定改革就是最大的政治问题,这个风险一般人是不敢担的.
  如果始终不正视现实,捂着鼻子哄眼睛,任由医改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使得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有病不敢医,“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癌症”,让医改走进死胡同,这才是真正地害了改革.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失败,越是不敢承认失败,这个失败就越大越彻底.发现改革方向出现了偏差,及时进行纠正与调整,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才是真正的改革家,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现在终于有人第一个站出来说话,揭开了这个盖子,坦承医改出了问题,这是一件大好事.
  据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农村37%应就诊病人没有就诊,65%应住院病人没有住院.而农村应住院而未住院者中,1993年有58.8%的人是出于经济困难,1998年,这个比率增加到65.25%.1998年调查显示,农村的因病致贫率达到21.61%,贫困地区甚至达到50%以上.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价格上涨的巅峰是药品.20年来,工资上扬了10一20倍,而医药费用上涨的幅度在100倍到200倍,它的涨幅不但大大高于工资上扬的水平,而且大大高于同一时期国民经济增长的水平.20年前在医院生一个孩子(顺产)收费只不过十几元钱,现在竟达到四五千元.开一次刀就得“出一次血”,看一个大病就得倾家荡产.这充分说明医改出了毛病.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走到今天,恰似一个人正身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至为关键.考察医改的重点,无外乎医院和农村,这也是难处所在.设医院之目的,在荟萃名医,治病救人而已,可现而今,医院自身竟不能健康生存,难以为继,又如何担当保障、提升人民生命健康的重任?所以,必得先为医院“输血”、“降压”,是为急务.毫无疑问,担负起这个职责的,应该是我们的政府、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政府,而不仅仅是其卫生部门.因为说到底,在目前条块利益分割、冲突、转型的复杂背景之下,单单一卫生部门根本无法应对此种局面.而对于农村,原本底子更薄,困难更大,需要花的心思、下的工夫就更多,非政府莫能.政府责无旁贷,必须来主导医疗体制改革,让所有中国人都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都能享受更好的“生命小康”!
  当我们找到“医疗保障成‘富人的俱乐部’,服务公平性下降”、“城乡医院两极分化,效率低下”、“‘小病拖,大病扛’,医疗费用居高不下”这些病症时,才能对症开方,开出“打破城乡、所有制等界限,建立覆盖全民的、一体化的体制”、“将医疗卫生服务分为三个层次,实行不同的保障方式”、“打破‘医药合谋’,全面推进医药分开”这样一些药方.有了好的药方,再照方抓药,及时治疗,医疗“疾病”才有可能好转,老百姓才有救,普通群众才有希望看得起病,医疗卫生机构才有可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