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复习提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18 23:20:12
高二地理复习提纲

高二地理复习提纲
高二地理复习提纲

高二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
[主要考点]
\x09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x09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x09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知识扫描】
一、\x09人口增长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1.\x09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得数
2.\x09比较人口增长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人口增长模式\x09出现的社会阶段\x09主要特点\x09形成原因
高—高—低\x09工业社会以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社会初期\x09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x09生产力水平低,粮食产量低,医疗卫生水平低,人口死亡率高
高—低—高\x0918世纪中期以后到到19世纪末出现在欧洲.20世纪50年代起,广泛的存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x09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x09生产力水平明显提供,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
低—低—低\x09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经步入这种人口增长模式.\x09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x09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得到提升,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也发生较大的变化.人口出生率开始呈下降的趋势.
二、\x09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目前发达国家大部分已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起,“高—低—高”增长模式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目前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人口问题.由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计划生育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全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也处于由传统向现代型过渡阶段.
三、\x09区别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
1.\x09环境承载力是环境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x09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能够供养最大人口数量,可以用环境承载力来表示.
3.\x09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影响因素是资源(正比),还包括科技水平(正比),地区生活和消费水平(反比).
4.\x09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四、\x09结合实例,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x09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例如15-16世纪,欧洲进行殖民主义扩张,引发了7000万欧洲人迁移到美洲和大洋洲的国家和地区.二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变为人口迁入地,主要是西欧经济发展较快,吸引了大量的移民;拉丁美洲由人口迁人地变为人口迁出地,大量的人口流向美国、加拿大和欧洲,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从境外招募大批的外籍工人.
国内人口迁移:解放初到改革开发,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得.例如60年代移民支援边疆省份,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此时我国人口迁移的风向多为从东向中部、西北、东北、西南方向迁移.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量中西部农民向东部沿海就业.为了改善物质生活条件,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x09城市空间结构
[主要考点]
\x09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形成原因
\x09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知识扫描]
一、\x09结合实例,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
城市主要功能区\x09 分布特点
商业区\x09分布在城市的中心区、街角、交通干道两侧等交通便利的地区
住宅区\x09住宅是城市中最广泛土地利用方式
工业区\x09工业区分布在城市的生产中心,一般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方.
中心商务区位置范围的变化,对城市的用地结构,功能分区,商业网点的布局和房地产的价格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2、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功能区在空间分布和组合形成了不同地域结构模式,具有代表性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三种: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即各种活动愿意付的地租水平
(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因素还包括交通线路分布,历史文化因素,自然地理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等.
(4)为了保护城市环境和降低成本,城市工业区向城市外围迁移;为了方便运输,工业区向外围的主要交通线附近迁移.
二、城市服务功能
理解城市规模与其服务功能的关系,比较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1)一个地区城镇的规模大小和数量成反比,规模小的城镇数量多,规模大的城镇数量少.
(2)理想的平原上,中心地(城镇)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
(3)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正六边形数量少;低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小,彼此距离近,六边形数量多
(4) 就区域总体来看,高级中心地包含低级中心地,高级中心地范围覆盖低级中心地,从而形成层层嵌套空间网络系统
第二、三节 城市化
1.\x09城市化概念: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又称城镇化.
2、城市化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用地规模扩大.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百分比是最重要的指标.
3、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
发达国家特点\x09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70年代后期达到了70%);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70年代后期,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发展中国家特点\x09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1990年只有33%);城市发展不合理(主要是由于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以及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造成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
4、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环境质量下降\x09大气污染\x09城市居民燃烧产生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危害人们健康
\x09水污染\x09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危害人体健康
\x09噪音污染\x09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学习和交谈,甚至损害人体健康
\x09固体废弃物\x09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x09交通堵塞,导致时间、能源浪费;住宅表现为住房缺少、质量低劣
增加就业难度,失业人数增多\x09影响社会治安,还会带来贫困、内城衰落等问题.
5、城市化问题解决途径:(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
a.\x09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b.\x09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c.\x09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6、中国的城市化(课本40页)
第三单元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x09农业
1、农业的概述
①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②农业的投入:自然条件:光照、热量、水分、土壤
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
③农业的分类: 按生产对象分类:种植业和畜牧业
按投入的多少分类: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
按产品的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④农业区位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市场、交通、政策等
⑤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区位因素\x09农业发展
气候\x09热量、光照、降水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为密切.
水源\x09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决定性因素.
地形\x09不同的地形区(坡度、高度),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
土壤\x09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如东南丘陵地区分布广泛酸性土壤,适合种植茶树
市场需求\x09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x09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园艺、乳畜业等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国家政策\x09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商品粮基地
科学技术\x09是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但它是通过影响其它因素而影响农业区位.
工业、城市的发展\x09在城市郊区及工矿区周围,往往形成以生产蔬菜、肉、乳、禽、蛋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基地.
⑥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社会经济因素\x09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市场区位\x09新兴工矿区的出现,城市的发展,城区和工矿区周围将重点生产蔬菜、肉、蛋、奶等,并发展园艺业
市场需求量\x09供不应求时,刺激生产,供过于求时,压缩生产,如我国90年代初苹果种植
交通条件和保鲜、冷藏技术\x09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例如美国东南部地区利用光照优势发展蔬菜、花卉,供应东北地区,我国北方冬季从南方的广东、四川等省大量调运蔬菜;使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成为可能,例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食生产基地,荷兰、丹麦、新西兰等为世界主要的乳畜产品供应国,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东南亚和南亚成为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
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
农业地域类型\x09分布地区\x09其他概况\x09典型案例
水稻种植业\x09集中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x09区位条件:
①高温多雨的气候
②平坦的地形
③劳动力丰富
④有悠久的历史,稻米是传统的食粮\x09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大牧场放牧业\x09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地, \x09美国、阿根廷以牧牛为主,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以牧羊为主.
潘帕斯草原区位条件:①优良天然草场;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海港近\x09采取的措施(以阿根廷为例):培育良种牛,加强牛群病害的研究;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商品谷物农业\x09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地\x09基本特征: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
作物:小麦、玉米\x09美国中部平原的商品农业的区位优势: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
高度发达的工业
混合农业\x09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x09主要是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的混合农业\x09墨累-达令盆地的优点: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3、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x09农业生产强度过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
\x09农业生产发展引起植被、地表环境、地表辐射特性、碳循环等发生改变
3、农业生产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过牧、不合理
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
第二节 工业生产
【知识扫描】
一、\x09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工厂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建设工业区和工业城市,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例如要考虑从哪里获得原料、燃料和劳动力,市场在哪里,交通是否方便,对环境影响的大小等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
1.\x09不同类型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区位选择时考虑的主导因素各不相同.
工业部门类属名称\x09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x09代表部门
原料指向型工业\x09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原料到产品重量大大减轻)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等)\x09甜菜、甘蔗制糖等水果、水产品加工
市场指向型工业\x09运输原料成本较高(重量、体积减少不多或有增加)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破碎等)\x09家具、印刷、啤酒部分食品
动力指向型工业\x09消耗大量电能的工业\x09炼铝厂、冶金及化工等重工业
廉价劳力指向型\x09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力的地区\x09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鞋等
技术指向型工业\x09技术要求高,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x09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
2.\x09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例如随着高科技企业不断涌现,知识和人才因素对企业布局影响逐步加大.又如随着交通运输业发展,一些原料导向型企业可以远离原料产地,接近市场分布(宝钢和鞍钢区位选择差异).再如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因素对工业布局影响越来越大.
二、\x09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
1.\x09工业地域:工业集聚形成地域,称为工业地域.
2.\x09工业联系
(1)\x09生产协作联系:工业生产的过程复杂,工序繁多,玩玩需要许多工厂共同 协作才能完成一项产品,这些工厂之间就存在生产协作关系
(2)\x09地理空间联系:有些工厂虽然不存在生产工序上的联系,但布局在同一个工业区内,共同使用这里的基础设施.例如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开发区内工厂就属于这种联系.我们称之为地理空间联系.
3.\x09工业地域的形成: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会近距离聚集,形成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4.\x09工业集聚形成的地域,称为工业地域
按成因分: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和规划形成的工业地域
按发育程度分: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如食品工业),发育程度高工业地域(例如钢铁工业、石化工业、汽车工业等,其内部工业联系比较复杂,形成工业地域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发育形成重要工业区,进一步演变成工业城市,例如攀枝花市、鞍山市、大庆市、十堰汽车城)
5.\x09工业分散和工业的地域联系
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区区位优势,一些具有生产协作关系工厂并不一定集聚在一起,而是分散分布到各地,我们称之为工业分散.例如许多跨国企业工厂分布.
三、\x09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异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x09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化工厂、水泥厂、发电厂、钢铁厂等)
分布规律:工厂分布在居住区常年盛行风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2.\x09对水源有污染的工业(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化工厂、炼油厂)
分布规律:工厂分布在城市河流下游
3.\x09既有大气污染又有水源污染的工业(化工厂和炼油厂)
分布规律:既要考虑风向又要考虑河流
污染工业分布规律
工业部门\x09污染类型\x09区位选择
水泥厂,酿造厂\x09污染空气\x09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季风区的垂直郊外
印染长,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x09污染水源\x09污水排放口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化工厂,炼油厂\x09污染大气,污染水源\x09综合以上两条
发电厂,钢铁厂\x09污染空气,固体废弃物污染\x09污染空气综合以上的,固体废弃物污染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四、工业分类
工业类型\x09举例\x09分布地区
资源密集型工业\x09采掘工业,制糖工业\x09受自然资源分布的制约
劳动密集型工业\x09纺织工业,服装工业\x09分布在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资金密集型工业\x09钢铁工业,化学工业\x09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原料的依赖性仍然比较大
技术密集型工业\x09电子工业,航天工业,核工业,激光工业\x09分布在科学技和高等教育发达的地区
五、历史上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的影响
历次技术革命\x09年代\x09主要标志\x09新出现的工业部门
第一次\x0918世纪60年代\x09蒸气机的发明\x09棉纺织、钢铁
第二次\x0919世纪70年代\x09电气化\x09电力、化学、石油、汽车、飞机
第三次\x0920世纪50年代\x09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和微电子技术\x09微电子,核工业,航天,激光
六、不同类型工业区的特点:
\x09著名工业区\x09发展条件\x09发展特点
传统工业区\x09德国鲁尔区
(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x09丰富的煤炭、离铁矿区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x09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由于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综合整治: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调整工业布局、拓展交通;③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④繁荣经济;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新兴工业区\x09意大利新兴工业区\x09大批廉价劳力、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x09以中小企业为主;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大多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
\x09美国“硅谷”
(高技术工业)\x09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军事订货.\x09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第三节 人类生产活动的地域联系和交通运输
【知识扫描】
一、\x09结合实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促使不同地区之间的物质、能量、资金和信息,通过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方式进行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和相互促进、从而导致地域联系.
二、\x09了解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主要方式:交通、通信、商业和贸易.
了解现代交通运输系统主要方式特点比较图表.(冲A59页)
影响现代交通运输线路选择最主要的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通过科技发展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
三、\x09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形成较大的居民点,如河流干流与支流的汇合处常发展为城市(例如武汉市,重庆市),在河流入海口,因拥有发达的水运条件和频繁的商贸活动,有利形成比较大的城市.(例如上海,广州等)
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分布
\x09古代交通工具\x09现代主要交通方式\x09聚落分布\x09聚落形式
北方\x09马\x09陆路\x09陆路干道附近\x09团块状
南方\x09船\x09水运\x09临水分布\x09带状
3.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的一般规律.(交通便利,取水方便)
4.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例如:随着铁路的修建,在铁路沿线和铁路枢纽形成一些新兴城市(石家庄、郑州、株洲)
又如: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以扬州市为例,见课本80页)
四、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山区交通不便,商业网点密度小,平原地区交通便利,商业网点密度大
2.城市中心区,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常形成中心商业区.(以市场最优为原则)
市区环线的边缘,市区外围的高速公路两侧常形成大型批发型商业区(是以交通最优为原则,而且地价便宜)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和环境问题
【知识扫描】
一、\x09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
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二、\x09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x09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越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以及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越了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而产生.
2、\x09环境问题的表现包括: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还包括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例如酸雨、全球变暖、臭氧破坏)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乱砍滥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自然资源衰竭(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三、\x09结合实例,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x09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拥有量减少(原因见课本87页)
2.\x09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原因见课本88页)
3.\x09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原因见91页)
二、 可持续发展
【知识扫描】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见冲A67页
2.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大多是从控制人口规模这项根本措施着手,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限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在此基础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转变发展模式:(详见课本103页)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强调环境承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3.理解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 1).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趋严重的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使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地球提供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人类不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继续肆意开发、破坏有限的自然资源,仍然维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那么人类最终将因资源枯竭、生态失调、环境恶化而陷入绝境.
(2).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1)中国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2)中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短缺
(3)由于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导致深刻的环境危机
4.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作为社会公众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生态平衡,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使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获得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
(补充内容)
1、环境问题
①环境问题及其发展:
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一定的容纳和清除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态破坏(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坏、资源的枯竭、生物物种的减少)两大类.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地区严重(其原因是:环境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
②环境问题的防治:
\x09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可见: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产生的,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总体上讲,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防治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搞好国土整治工作;参加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
2、可持续发展
①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发展:
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可持续发展:它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它的内涵概括为: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x09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③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中国的环境问题:庞大的人口压力(我国以占世界约7%的耕地、3.4%的GDP供养21%的人口);资源短缺(缺水问题突出);深刻的环境危机(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调整产业机构,开展综合利用,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的含义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 面积 ,其内部的特定性质 相对一致 。(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
二、地理环境差...

全部展开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的含义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 面积 ,其内部的特定性质 相对一致 。(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
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 北纬30度 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 北纬43-48度 ,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 亚热带季风 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 ;松嫩平原在 温带季风 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 水稻土 为主,耕地多为 水田 ,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 低于 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 黑土 分布广泛,耕地多为 旱地 ,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 高于 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 石油 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 水稻 等,一年 二熟至三熟 ;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 旱地 耕作业,主要种植 小麦 等,一年 一熟 。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 水产业 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 畜牧业 。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 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 煤铁石油 等资源发展 工业,成为我国的 重化工业 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
⑴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⑵类型: 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GPS、 地理信息系统GIS
⑶应用领域: 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导航等。
2.遥感 (RS)
⑴概念:人们在 航空器 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怼地表物体进行 远距离的感知
⑵应用: 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3. 全球定位系统 (GPS)
⑴概念:利用 卫星 ,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 导航、定位统。
⑵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 三维坐标 、 速度和时间 。
⑶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4.地理信息系统(GIS)
⑴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⑵应用: 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 。
5.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遥感 (RS) 获取信息 ,全球定位系统 (GPS) 信息的空间定位 ;地理信息系统(GIS) 处理信息,分析表达结果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西北地区概况
⑴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⑵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⑶主要景观: 干旱 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形成 草原 、 荒漠主的景观。
⑷内部分异: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 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 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2.荒漠化
⑴概念:发生在 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 地区的土地退化。
⑵表现:耕地、草地、林地等退化引起的 土地沙漠化 、 石质荒漠化 、 次生盐渍化 。我国 西北 地区最为突出。
⑶原因:
自然因素:① 气候干旱,多戈壁荒漠 ;② 植被稀疏,多沙质沉积物 ;③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
人为因素:
①根本原因: 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
②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3.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⑴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⑵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⑶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1.森林资源现状
⑴属性: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
⑵作用: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 。
⑶森林分布: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2.热带雨林
⑴分布: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集中分布在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⑵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① 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② 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③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⑶雨林生态
①优越性:全年高温多雨,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②脆弱性: 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
⑷热带雨林破坏
①根本原因: 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②直接原因: 人类开发 。
⑸热带雨林的开发(亚马孙开发计划)
① 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② 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
③ 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⑹雨林的保护: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
保护 放在第一位。① 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等 ;②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③ 森林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 加强森林缓冲区建设 。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1.能源分类
⑴ 可再生能源(举例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 非可再生 能源(举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②市场广阔:一是 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二是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
③位置适中:输煤输电距离近。
④交通比较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 大秦线 、 神黄线 、 焦日线 。
3.能源基地建设:
⑴面临挑战:①人均资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耗量低;③单位产值能耗高;④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⑵采取措施: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 铁路 为主, 公路 为辅;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 发展炼焦业 。
4.能源的综合利用
⑴变革原因: 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
⑵变革模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 煤电铝 、
煤铁钢 、 煤焦化 。
⑶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①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②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③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⑴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 洁净煤 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⑵调整产业结构:以 重化工业 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 深加工 、 高附加值 方向发展;②大力发展 农业 、轻纺工业、 高技术产业 和旅游业。
⑶ “三废”的治理:①废渣: 回收再利用 ;②废气: 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 ;③废水: 沉淀净化 。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⑴重要性:决定了河流的 利用方式 和流域的 开发方向 。
⑵河流概况:密西西比河的 二级 支流,发源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在肯塔基市注入俄亥俄河。
⑶开发注意:①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②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③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⑷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①地形:多山,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②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降水多, 夏秋 降水相对较少;③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稳定;④矿产: 煤铁铜 等丰富。
2.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⑴ 18世纪下半叶 :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⑵19世纪后期 :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⑶ 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3.流域的综合开发
⑴开发的核心:河流的 梯级开发 。
⑵开发项目: 防洪 、航运、 发电 、 旅游 、 供水 、 养殖等 。
⑶成效: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⑷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大规模的 水电 和 核电 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流域内 炼铝、 化学 等 高耗能 工业的发展。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⑴自然条件:①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 气候,雨热同期,作物一年 一熟 ,易受热量的影响。(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
②地形分布:高原( 畜牧业 )、平原( 种植业 )、山地( 林业 )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③土壤: 黑土、黑钙土 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⑵社会、经济条件:①良好的 工业基础 基础;②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 外向型 农业;③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地广人稀),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2.农业布局特点
⑴耕作农业区 :①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区;②主要农作物:小麦 、 玉米 、 水稻 等。
⑵林业和特产区:①林业:主要分布在 大小兴安岭和 长白山 区。
②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 鹿茸、人参 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⑶畜牧业区:①主要分布在 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②畜种: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 三河牛 、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3.东北商品粮基地
⑴生产特点:①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 地区专业化 生产。
⑵其他知识:① 三江平原 商品率最高;②国营农场, 机械化程度 最高。
4.农业发展方向
⑴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 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加快发展 商品粮豆等的生产 ,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 绿色食品基地。(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能力。)
⑵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 生态农业和 舍饲 畜牧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 集约化草食性 畜牧业。
⑶山区农业 : 森林资源保育 ,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 原料及产品加工 并举的转变。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
1.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及地理条件
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①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②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⑵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最先 改革开放 的地区,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⑶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⑷全国最大的 侨乡 之一。
2.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
⑴工业化的推进:①第一阶段:1979—1990年, 劳动密集型 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 ②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 高技术产业产业逐渐取代 劳动密集型 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
3.问题与对策
⑴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与长三角相比 产业基础 、 科技实力 、人才队伍和 市场腹地 都处于劣势)——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以产业基础较好的 广州 市为基地,发展 汽车 、钢铁、 石化 、造船等原材料工业与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产业升级。
⑵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落后,缺少 分工合作 )——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构建以广州、 深圳、 香港 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⑶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酸雨、水质型缺水、噪声等)——加强规划与管理。
⑷ “城中村” :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
第五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原因:① 区域分布不均匀 ;②自然资源一般 不具流动性 。
⑵经济原因: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资源供求不匹配。
西气东输: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⑴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①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对能源 需求量大 ,但是能源相对 短缺 ,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②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能源资源 蕴藏丰富 ,需求量 小 ,能源优势难以发挥。
⑵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 煤为主,易引发 酸雨 等环境问题;②北煤南运对我国 南北向铁路运输 带来很大压力。
⑶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①天然气分布西多东少、北多南少;②四大气区是新疆(塔里木、准噶尔)、青海(柴达木)、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③ 东部油气开发已到中后期,西部是 战略接替区 ,发展战略是 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⑴对中西部经济发展(输出地)的影响:①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②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③ 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压力 。
⑵对东部经济发展(输入地)的影响: ①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② 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结构, ;③ 有利于净化大气环境④ 促进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⑴产业转移
①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②分类:区域和国际产业转移。
③目的: 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利润 。
⑵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①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②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③市场因素; ④其他: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调整、地价昂贵、环境污染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⑴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①发达国家 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 ;②发展中国家 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
⑵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发展不同阶段的产业①发展中国家发展处于 成熟期或衰退期 的产业;发展中国家占据利润低的加工环节。②发达国家发展处于 开发期或增长期 的产业;发达国家占据利润高的设计和营销环节。
⑶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产业转移伴随着 污染 转移和扩散,发展中国家应注意 产业转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⑷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①发达国家 产业转移常常引起失业人口增加 ,如日本;②发展中国家 接受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收起